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向习近平总书记学做人【2】

——对新时代如何做合格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体会

陈新华

2018年01月19日07:52    来源:学习时报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做人,当然要做好中国人

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是不可或缺的两字。《党章》开篇就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个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除了是一个合格的组织人之外,当然还应该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做合格的中国人,可讨论的角度很多,标准也可以列很多。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弘扬、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并具体阐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多个方面。

2015年6月1日,他在会见参加中国少先队七大的全体代表时,强调“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如何习得和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的作用。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他指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也为我们树立了楷模。2012年12月23日,新华社播发的特稿《“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写到:“只要条件允许,无论多晚,他每天都要跟妻子至少通一次电话,互致平安后才放心休息,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这篇特稿说,每逢除夕,彭丽媛同志总要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在外地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只要回北京过年,就在家边看节目边包饺子,等她演出结束回来后才煮饺子一起吃。彭丽媛同志说他是“称职的丈夫”“称职的父亲”,对他也非常关心体贴。一有机会与丈夫团聚,她就要操持柴米油盐,想办法变花样给他做可口的饭菜。

他们夫妇俩为女儿取名明泽。“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他们对女儿的期许,也是他们质朴家风的写照。

做好中国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他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曾明确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各种场合疾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亲身实践。例如,在传统诗词的创作上,他就有很高造诣,《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等作品脍炙人口。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做人,要做丰富生动的人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曾写到,“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

共产党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自然反对把人“做”成没有个性、没有感情的样子。习近平总书记对“做人”之如何履行多重角色特别是如何交友问题上,有很精彩的回答。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和学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2005年6月2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作“同大学生谈人生”的报告时,指出:“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同学们一入大学就同自己周围的许多人——老师、职工、同学开始了直接的联系,这些人都对你的成才负有各自不同的责任,反过来你也要对自己周围的人负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报告中,他强调:“尊重、认同、信任和关怀等等,都是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上的。”

在此之前,他曾在《求是》杂志2004年第19期上发表《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指出:“人作为社会的成员,相互间势必发生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身为领导干部,“要纯洁交友的动机,从工作出发,从事业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德会友”。

在交友方面,习近平同志有很多启人深思、感人至深的故事。

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为怀念前一年去世的老友贾大山同志,于《当代人》杂志发表《忆大山》。此文自作者心底流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其中,描述他和贾大山同志相识相知细节的文字有这样一些:“我到正定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就是贾大山。一个春寒料峭的傍晚,我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大山居住的小屋,相互问候之后,便开始了漫无边际的闲聊,文学艺术、戏曲电影、古今中外、社会人生,无所不及,无话不谈……此后的几年里,我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了,有时他邀我到家里,有时我邀他到机关,促膝交谈,常常到午夜时分。记得有好几次,我们收住话锋时,已经是次日凌晨两三点钟了。每遇这种情况,不是他送我,就是我送他。为了不影响机关门卫的休息,我们常常叠罗汉似的,一人先蹲下,另一人站上肩头,悄悄地从大铁门上翻过。”

这段县委书记和一位文化工作者的友情,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对朋友中的普通劳动者,习近平同志更是充满深情。

1994年,梁家河村村民吕侯生同志,因治腿病事给习近平同志写信求助。习近平同志当即请他到福建去治病,而且为他付了全部治疗费用。老吕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

“近平很快就联系医院帮我治疗。他平时工作很忙,经常下基层,但他只要在福州市里,差不多每天晚上都会到医院来看望我。”

“有时候,我心里觉得不安,我问起他医疗费的事,近平对我说:‘侯生,给你治病,花多少我都愿意。’其实我心里清楚,九十年代初,咱们国家普遍工资都挺低,近平的工资也并不高,他没有多少积蓄。给我看病花的这些医疗费,大多都是彭丽媛老师的钱。”

老吕的经历,只是习近平同志与众多普通劳动者交友故事中的一例。

上一页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