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薛庆超

2017年12月21日15:1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问题,启迪思维,贯通古今,为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有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明问题,解疑释惑,阐述理念,推动发展,使人们从中得到启发和启迪,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在美国演讲时曾说:“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子,我到那儿去当了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的时光。我很期盼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今后能够经常吃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难以实现的。”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赋予“小康”科学内涵和时代内容:“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从此,小康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2013年习近平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未来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从古人向往“小康”到邓小平提出“奔小康”,从“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既继承前人,又不断创新,引领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方向。为此,他提出“精准扶贫”,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使愈来愈多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的“弱势群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天理,接地气,得人心,促发展,提升党的民望,凝聚全民共识,是习近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重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改革创新精神,全力以赴,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曾引用《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商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革创新理念,说明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地考察,“解剖麻雀”,集思广益,总结经验,主持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确定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深化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凝聚全民族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理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多次引用法家经典“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强调依法治国重要性。他引用中华传统文化阐述执法之道:“首先,领导干部要懂法,‘为官之义在于明法’。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明’也是让自己懂法,在内心拉一条底线。其次,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才能让法令顺利推行。最后,领导干部执法时要公平正直,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主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时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全世界的庄严宣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历史智慧,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他引用苏辙“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来说明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是民心所向,刻不容缓。他引用《官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来要求领导干部清白做人,谨慎克己,勤恳创业。他引用孔子“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强调为政须自身端正。他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要以上率下,“向中央看齐”。为此,制定“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把“两学一做” 落到实处。在反腐倡廉中,习近平指出:“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工作,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他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查处腐败分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紧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巡视制度和派驻制度,提高反腐败力度;健全反腐败制度建设,制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追逃追赃力度。习近平说:“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加强反腐败国际多边双边合作,启动“天网行动”,加大追逃追赃力度,将一批外逃多年的犯罪分子缉拿归案。中国主动提出一系列反腐败国际合作倡议,倡议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赢得了国际社会尊重。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曹淼、谢磊)
相关专题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