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于今:应构建完备成熟的中国特色智库人才体系【2】

2016年11月15日15:3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原标题:于今:应构建完备成熟的中国特色智库人才体系

中国青年网:您能否结合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的经验,对我国社会智库人才建设提出建议?

于今:要加强社会智库人才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智库人员结构的多元化是提升智库研究成果水平的重要途径。研究政策的智库,应该是沟通学术界和政府的“桥梁”,智库的作用是消化学术界的理论成果,用政府部门的工作话语阐述相对抽象的理论话语。研究人员不仅要有敏锐的政策素养,还要有很好的学术功底。把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透彻,从理论上予以解答,同时又能够用浅显易懂的政策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得到政府和公众的认可。社会智库需要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有机整合的人才。

在这方面,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采取“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成立十三年来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构建“旋转门”。充分吸收离职官员、高管等熟悉政府决策与运作、了解国际经济形势的高层管理精英,通过大项目大课题,集聚省区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领导经验的党政干部,充实智库研究队伍,目前全国各地有兼职研究人员200多位。

二是加强科研院校合作。从2002年开始,我院就负责中央党校的部分外培工作,到目前为止,总共开展76期培训班,培训全国领导干部、企业家5万多人;2014年,上海大学成立智库产业研究中心,邀请我出任主任,有效运用了上海大学的学科资源,推动智库产业新体系理论研究,并使北京的前瞻性研究和政治资源、战略思维、课题信息、智库产品得到及时共享与合作;2015年,与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合作建立全球卫生与健康研究中心;2016年,与国家旅游局“一带一路”课题组共建“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我院还多年承担国家有关部委、军事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研判课题,这些都充分利用了科研院校的研究人员资源。

三是博士后。发改院与北方交大中安联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选拔一批有潜力的青年研究者驻站研究。这些人员在同一个平台上工作,有效解决了学术素养和研究素养割裂的问题,实现了二者的有效结合。

四是国际合作。发改院2009年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发挥国际专家作用,推动中国治理与全球治理接轨,2015年推动“一带一路”融入全球治理的研究。2014年,发改院与波兰经济大会基金会合作,共建华沙中东欧研究中心,研究中波、中欧、中东欧问题,为两国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以此推动双多边合作。

以上四个方面为我院十三年的成长提供了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途径,一些优秀领导干部、职业高管也是通过这个“旋转门”挑选出来的。

第二,提高社会智库人员的国际化水平。首先,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智库机构,广泛邀请符合条件的国际人才,例如聘请前外交官员、前商务参赞、前国际化企业的负责人等有经验的国际化人才。其次,在国际研究项目申请、审批、公派、接收等方面,加大对中国智库及其人才对外交往的资助力度,有意识地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智库人才。

第三,智库人才要遵守“智库职业道德”。这里的职业道德是指要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保密纪律意识,积极主动地为中央政府决策贡献聪明才智。因此,智库人才要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于公心来进行相关研究,而不是通过智库来满足一己私利。我国智库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要遵守“智库职业道德”。

中国青年网:当前存在一些智库乱象,比如一些智库“不给钱不作报告”,您怎么看?

于今:智库是事前诸葛、事中诸葛、事后诸葛。一些智库机构,不给钱不做报告,或者是从没有做过公益报告。智库应该具有前瞻性,要对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不断的预测、评估、研判,一篇有价值的智库谏言发挥作用是一个大过程,没有最终结果。这个大过程中包含了许多小过程和结果,又可分解或机械分解成几种并列运转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智库报告提出、研判的过程与结果是辨证关系,每个参与者或正反两方都可能是这些小过程和结果的获益方。而智库要在这个大过程中去完善政策建议,帮助决策者避免决策错误。被采纳的智库谏言能否发挥作用,一是需要顶层设计的驾驭能力,二是需要底层设计的执行能力。如果智库的研究完全跟着决策者的意志走,只做事上诸葛,从不做事前、事后诸葛,是非常危险的。

需要说明一点,不是所有的专家学者观点都能代表智库,智库有智库型学者,还有智库从业人员。我以为,无论智库型学者还是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十个要素:责任、童心、眼界、学识、知政、多智、谋划、预测、警示、使命。

智库学者常由研究者变为决策参与者。智库最擅长的不是简单的新政解读,而是在新政出台前建言献策;在新政出台后几个月内,结合新政战略提出若干具体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将新政落实到各级政府的战略规划中,并谋划为国家、区域战略的主要路径和步骤。

中国的专家、学者很多,又很少。“很多”,按照学术、学院、社会的标准,已经很多。“很少”,按照一个世界大国的标准,的确很少。比如,近代的学者面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困难时,同样面对理论上的困难,而我们今天的学者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首先面临无知的困难,甚至有识字的困难。

此外,智库还应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智库要顶天立地,这就要求智库专家学者们不但要仰望天空,还要俯下身去闻泥土的芳香。我们院每年都有用半年时间组织到地方调研的传统。比如,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中,可以开展“智库+精准扶贫脱贫”活动,对贫困地区的一线调研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根本手段,也是开展“精准扶贫脱贫”的基础条件。因此,尤其要强调智库对贫困地区的调研。然而,目前我们的一些高端智库忙于顶层设计,忽视了基层调研,尤其是对县域经济调研、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调研。

因此,“智库+精准扶贫脱贫”要坚持以下五项原则:第一,明确国家“精准扶贫脱贫”的战略布局与政策实施,进一步为智库所提供的相关智力产品确立更加有效的指导方针;第二,明确智库的相关研究方法与智库推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法,为国家“精准扶贫脱贫”提供相对合理的方法论支撑;第三,明确提供“名副其实”并具有可行性、可靠性与现实性的智力产品,向各级政府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智力支持,以保障国家“精准扶贫脱贫”的积极实施;第四,智库应当成为政府与公众、政府与企业、公众与企业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为切实实践国家“精准脱贫扶贫”提供可靠的助力;第五,智库需要为“精准扶贫脱贫”提供良好的舆论宣传,尤其是结合现有的媒体环境,以更客观与真实地展示国家“精准扶贫脱贫”的具体进程。因此,高端智库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已入选高端智库和拟入选的高端智库要有一年的适应期,重点考察智库研究人员是否基层工作和调研的经历,智库产品是否基于国情得出的结论。总之,要依据中国国情来评判智库产品的质量和成效,以此最终决定解除高端智库资格和是否入选高端智库。 (记者 杨月)

上一页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于今专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