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战略重点

宗芳宇

2016年11月09日08:37    来源:人民论坛网

原标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战略重点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黄金发展期。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与利用外资接近平衡,是2002年的45.6倍,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三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是2002年的近30倍,由2002年的第25位上升到第8位。随着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持续增长动力,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和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产业格局、投资的模式和主体等方面将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应明确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思路和战略重点,抓住机遇,提升对外投资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外投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机遇

  一是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全球外资政策进一步朝开放、促进自由化和便利化方向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14年80%以上的外资政策涉及放宽外资准入条件或减少外资限制,在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降低16%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增长23%,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量的比重由2007年的13%上升至当前超过1/3。全球投资自由化的趋势将为中国对外投资打开新的空间。

  二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面临持续低水平增长局面,发达国家一大批优质企业资金链紧张、价值缩水,为跨国并购提供了良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8年以来,全球跨境并购额波动反弹,2015年全球跨境并购额为0.64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大幅增长了61%,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点。中国经济在本轮金融危机中表现稳健,企业资金储备较为充足,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加快结构重组和市场布局调整,为获取优质资产和提升价值链地位提供重要机遇。

  三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加速融合互动,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欢迎中国企业的投资。中国作为仍在快速成长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发展中经济体,市场、资本、生产制造能力等多重优势日益显著,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协同互补性不断增强。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需要吸收境外资本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对于引入外部投资和建设资源升级改造现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的基础设施的需求强烈,越来越多的经济体表现出加强与中国经济合作的意愿。采取东道国更欢迎的投资方式化解中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能显著加强与东道国的利益绑定和互利共赢。

  四是我国在国际事务和区域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开拓了新空间。截至2015年10月,中国已经签署了130多个双边投资协定,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议;截至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协议金额超过3.1万亿人民币。2015年11月人民币加入SDR,份额仅次于美元和欧元。在我国积极倡导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相继成立。2015年起,我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和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倡议进入实施期,已与一些沿线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就发展规划对接达成共识。这将为我国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环境,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五是我国具备了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制度基础。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我国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从日韩等国家经验来看,我国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过渡。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我国消化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助于吸收全球先进要素,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我国已经具备了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资金、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储备具备了较强国际竞争力。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加快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境外投资制度改革,促进各类主体走出去,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并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高水平管理模式,这都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商签高水平自贸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实现对等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像 10

下一页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国家治理周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