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晏如
三、真实的苏联经济
1.苏联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卡拉-穆尔扎认为苏联经济并不像今天大众传媒所宣传的那样低效和缺乏竞争力。相反,很多产品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富有竞争力,为此他列举了不同方面的数据加以佐证。
卡拉-穆尔扎考察了苏联投资指数、国民收入和零售贸易周转额三个重要经济指标在1940-1990年的变化动态,这三个指标共同显示了投资、生产和消费的动态。他认为,从1956年战后恢复时期之后开始,苏联计划经济的原则被无条件地贯彻执行——资本投资的增长超过了生产的增长,而生产的增长超过了消费的增长。这三个指标之间的平衡保证了苏联整个经济体制的稳定发展。但是这一平衡在1989-1990年被破坏,当时消费增长迅速,而生产却急剧下降。投资的增长速度在1990年停止,这以后经历了长时间的大幅萎缩。90年代投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完全被破坏,卡拉-穆尔扎的结论是,在改革前,投资、生产和消费没有显示出任何危机征兆,相反在90年代的危机中,三者之间的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导致资本投资和固定基金被侵蚀,即发展被封锁。
1950—1990年,苏联的工业始终如一地在发展,没有出现任何危机。农业经济由于集约化政策的实施而变得复杂,但是农业生产指标的摇摆主要与自然条件不稳定有关,到后期也没有出现危机或者灾难。农业生产总值在33年之内增长了2倍,如果对比1990—1998年俄罗斯农业生产总值下降了50%,这一发展速度相当不错。俄罗斯农业生产水平直到最近几年才达到1980年水平。
1950年苏联的石油开采量为5420万吨,1985年达到85130万吨,增长了15倍左右。卡拉-穆尔扎认为,这表明苏联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综合体既不是继承于俄帝国,也不是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综合体几乎完全是在1960—1980年这一极短的历史时期内建立起来的。这表示,在改革前苏联经济没有任何危机,因为这一大规模的生产综合体的建立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事业。在当代俄罗斯,很难想象可以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正是改革开始后,石油开采量开始迅速下降,实际危机才开始。而这一危机已经和苏联经济没有任何关系了。苏联的电力生产、水泥生产以及许多其他关键生产指标也能说明同样的问题。
2.苏联经济是否具有“原料出口导向性”。卡拉-穆尔扎研究了关于苏联经济崩溃论的另一个附属物,即苏联经济的“原料出口导向性”。卡拉-穆尔扎认为,这种刻板思维都成了定式,好像正是因为苏联经济具有“原料出口导向”的性质,今天的俄罗斯才备受折磨。梅德韦杰夫在2009年11月12日的国情咨文中说道,“苏联,很遗憾,是一个工业原料大国,不具备在后工业社会的竞争力……”。梅德韦杰夫认为,俄罗斯后苏联20年的改革试图一步步克服似乎是苏联经济特有的“原料依附”性,但没有成功;“20年暴风骤雨的改革也没能把我国从低下的原料依附状态中解救出来”。
卡拉-穆尔扎认为,这一论断被深信不疑,令人震惊,其错误在于没能正确确定工业因素在苏联经济中的分量。实际上当前俄罗斯落后的原料型经济不是对历史的继承,而是改革的产物,是苏联经济非工业化的结果。根据《1990年俄罗斯联邦国民经济年鉴》的统计,在俄罗斯联邦1989年国民经济部门出口的产品中,再加工产品占俄罗斯联邦出口商品的比例达到77%,其中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为34%,而开采(原料)部门的比例为23%。俄罗斯联邦2006年出口商品结构中,矿物产品、原木和原料占俄罗斯出口商品的比例为70%,而机器、设备和运输设备只占5.8%。
卡拉-穆尔扎认为,问题不仅表现在出口比例上,目前俄罗斯的整个经济都依赖于出口(主要是原料出口)。比较一下1986年和2008年工业产品的出口总额和年度总额。1986年苏联工业产值为8360亿卢布,而出口额为683亿卢布,其中包括出口到资本主义国家的131亿卢布。出口额只相当于工业产品的1.6%。2008年俄罗斯的工业产值为14.6万亿卢布,而出口额为4710亿美元或者14万亿卢布,只比工业产值少一点。其中70%的出口产品是原材料。正是在近20年的改革期间,俄罗斯成为了原料出口大国。
从苏联是原料依附型国家这一论断可以推出另一个结论,即苏联经济的瓦解是因为美国在80年代压低世界石油价格,苏联的外汇被掏空,在冷战中投降。卡拉-穆尔扎认为这样的说法荒诞不经,只要统计一下苏联石油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可以得出真相。根据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数据,1988年苏联总出口额为671亿卢布,燃料和电力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为42.1%或者282亿卢布,1988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为8750亿卢布。这样,燃料和电力的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而根据长期协议,其主要出口国(三分之二)是社会主义国家。显然,石油出口的削减并不能导致苏联经济的垮台。
2007年6月26日,历史前景基金会在莫斯科大学召开的圆桌会议上作了有关《石油神化》的报告,其中对战后时期的石油发展历史有这样的解释:“50年代中期,当时埃及领导人伽马尔·阿卜杜尔·纳赛尔说服赫鲁晓夫,需要打破阿拉伯的反动制度,因此必须低价大量抛售石油。但是实际中只有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体制被打破,可石油价格却大幅下滑。结果就是德日奇迹的产生与苏联50-60年代低价抛售石油密切相关……这就是苏联决定推翻阿拉伯反动制度的结果。然后我们继续坐在石油的针尖上,开始了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发展模式。美国在1986年以前压低了石油价格,苏联就成为了历史。”为了甄别这种论断,需要研究50年代苏联的石油开采情况。
1950年,世界石油开采总量大约为5.25亿吨,而苏联的开采量为3800万吨,大约为世界石油开采量的7%。在这样的开采情况下苏联可以向世界市场“抛售”100—200万吨,而这对于世界石油总量来说微不足道。说苏联能够压低世界石油价格则更为可笑。1960年苏联出口石油量为1780万吨,占苏联石油开采量的12%,但是其中三分之二的石油出口流向的不是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当时世界石油开采量已经达到10亿吨。可悲的是,历史学家不了解当时苏联的石油开采综合体正在进行现代化,甚至到1980年苏联的石油开采达到历史顶点的时候,苏联出口的矿物燃料和类似产品只占世界出口份额的5.4%。因此不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都不能压低世界石油价格。
“坐在针尖上”的苏联在石油出口价格下滑之前因为出口石油而获得的收入相当于每年人均46美元,而2008年俄罗斯出口石油获得的收入相当于人均1697美元,是苏联时期的37倍还多,这才是真正的坐在针尖上,整个经济因为石油价格而颤抖。1980—1988年苏联的出口,尽管石油价格波动,但是仍足以应对每年30亿—70亿卢布的贸易顺差。况且国内的投资和居民的物质消费水平都在稳定增长。苏联经济的自给自足性缘何就演变成为了原料依附性?
卡拉-穆尔扎认为对这段历史的臆断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直到现在,在对苏联国民经济进行评价时,很多人仍缺乏理性思考。改革时期人们相信了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在意识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苏联是由于70-80年代深刻的经济危机才垮台的。20多年来本可以驳斥这些论断,但是却无人发声。批判性分析的传统和习惯已经丧失,这对于俄罗斯发展才是最大的威胁。(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相关专题 |
· 《红旗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