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2】

王晓明 林雪萍

2016年06月21日11:0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蝴蝶结模型

工匠精神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源自工匠个体的行动,但却是通过社会反应来获得评定,并最终通过消费者来实现价值。

在工匠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反应是最为重要的保驾护航的因素。工匠最早是从行业协会中获得保护,并形成社会尊严。这里包括各种资格认定、等级评审、培训等,当然也包括一系列的社会约束,例如对同行竞业的约束,通过打击或者摒弃不合理的侵权盗版行为,使得工匠活动的社会效果日益明显。

工匠在行业协会这种社团机构中,获得了专业技能的等级评定,因此具有了自我实现的精神尊严。而行业协会将这种知识管理的结晶,用标签形式打印在产地(如英国鞋匠,波尔多酒庄等),从而弘扬和保护了工匠精神。

政府的法律、条约也是另外一个大家非常熟知的社会反应的显著因素。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消费者市场。消费者通过回报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反馈机制。消费者在商品选择中,完成了对工匠活动的肯定或者废弃。具有工匠精神具象化的产品,被优先得到青睐。这就促使工匠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然而,这两种力量并不能完全协调一致,如果说社会反应往往更多的是在巩固作坊(公司)的权威,而公开市场(消费者)则是在瓦解这种权威。因为随着消费者在产品实现价值链条的环节中似乎越来越无处不在,消费者可以直接对工匠本身的匠艺活动和产品进行最直接的评价了。

工匠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既有赖于工匠实现匠艺活动的空间(包括工具、工厂)的交互活动,也依赖于社会和消费者的反馈体系。

如果说工匠的形成主要是在左侧,那么工匠精神的形成,则仰仗于蝴蝶结的右侧。因此,工匠精神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建设过程。

在中国,由于行业协会、学会相对弱小,政府的放权和政策引导往往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换言之,政府需要为工匠精神的形成来买单。政府对工匠精神的需要通过体系发生作用,体现在保护产权、有尊严地活着(有优越感,包括收入或者荣誉)、有社会等级等。

只有这样,工匠精神才能真正地在当下的社会土壤中发扬光大。

工匠精神的流派

在不同的国家,对工匠精神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在美国,工匠被定义为收集技术、解决问题并创造财富,其特点就是:制造、好奇心和破坏性尝试。美国工匠更多的是一种创业者的概念。如富兰克林也是商业家,酷爱木匠的华盛顿,再后来就是乔布斯、马斯克等。

因此,美国工匠精神,是将个人的DIY与商业逐利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

在日本,工匠精神是一种道德伦理和集体意识的反应。日本作坊的价值观,跟欧洲看似一致,但实际并不是,东方儒家文化占据了很多情感因素。

在战后,全面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彻底地将这种作坊式工匠精神,改造成一个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全新版本。“质量至上”,成为日本传统作坊理念下的一个新亮点,因为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将其与组织(文化)结合在一起。戴明倡导管理人员要深入一线,这使得工厂可以坦诚交流,匠艺活动的内在知识传递得到了极大的促进。随后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则进一步从各个环节上丰富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德国的工匠精神,与日耳曼民族严谨扎实的作风一脉相传。而其工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隐形冠军的存在。这与其强大的协会、学会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

国内在比较中德工业差距的时候,总是直接将公司与公司对比。其实这有着很大的缺陷。在欧洲,行业协会的最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知识传递,这也是行业协会得以延续的最大资本因素。通过标准、盟约(早期证书的跨地区通用性等)来实现行业协会的权威性,进而保证工匠的合法权益。“知识资本”一直是行业协会力量的源泉。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工业4.0”的概念,首先由类似德国机械工程学会VDMA、电气电子协会ZVEI等行业协会提出,并进而上升到国家战略。

简单地来看,德日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小分工、大协同”;而美国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创新第一,商业协同”。

中国迎来了培养工匠精神的最好时代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工匠精神对中国,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新命题,而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地回归传统。

现代工匠精神是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而萌芽,继而在工业化发展中得以锤炼的一种集体型的精神状态。这种发展,留给中国的时间太短暂了。

然而正是这个时代,中国迎来了最好的工匠精神时代。

从市场角度来看,不宽容爱维权的消费者和慷慨的“粉丝经济”,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矛盾力量,形成了惩恶和扬善的直接倒逼机制。而中国中产阶层的扩大和生活品质的提升,都对质量和匠心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个时候,匠人的痴迷活动所形成的产品,更容易被转化为价值。这是当下工匠精神受到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重要原因。

从社会反应来看,政府出面呼吁和倡导,这是对工匠的最大保护。然而,工匠精神不是能呼叫出来,而是需要被设计出来的。如何通过尊重知识产权、建立完善的工业信用体系、奖励质量大师,是政府最需要考量的问题。例如目前的五一劳动奖章,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因素,很多不同的价值观都在其中。那么,单独设立一个“质量大师奖”,是不是更容易弘扬和发展“工匠精神”?

当然,加强行业协会、学会的力量,仍然是一个重点工作。行业协会、学会的知识引导、标准建立、工程师资格认证、教育培训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工匠精神”长盛不衰的公开配方。

尾记

工匠的特征是好奇、专注和初心,这需要集体实践和标签,靠企业靠组织的知识传递。而工匠精神,不是简单的“工匠的精神”,不是兴趣或者技能的组合。它是一种集体思维状态,是一种社会混合体。

工匠精神不是个体的光芒,而是群体文化与商业机制的结晶;工匠精神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靠顶层设计与引导才能实现的;工匠精神不是道德与情操的伴随物,而是社会集体约束、身份认同的社会化产物。

建设工匠精神,就是重建一个社会文化体系,是工业软实力的构建。(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知识中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赵晶)
相关专题
· 《中国发展观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