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为袁黄所作考

王玉超

2016年05月04日15:53   来源:人民网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又名《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以下简称《演义》),是明代的一部较为特殊的白话小说集,共四十卷,每卷独立成篇。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这四十篇文字正文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源于“四书”,每卷题目也均取自“四书”中的原句。因其所描写的“四书”中提及的人物分属于春秋列朝,“那时天下有七十二国”(卷35),故冠之以“七十二朝人物”。孙楷第先生在《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将之置于专收“小说短篇合于最初体制者”的“明清小说部甲”中,但又视其为“译述性质”,认为“去通俗小说甚远”,因此“姑附诸书之后”,表明其体制的特殊性。 据孙楷第先生著录,《演义》有明刊本,日本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藏;光绪丁酉上海十万卷楼石印本,每卷有图,有总评、旁评。石印本封面题“李卓吾先生秘本”,“诸名家汇评写像”,有庚辰仲春癯道人序和空冷散人、磊道人二序。后李致忠先生在北京图书馆觅得此书另一部明刊本,卷数、图数、总评、旁评皆与孙楷第先生著录的两种本子吻合,但缺封面、序文及中间数卷。李致忠先生请友人从日本藏本中复制了北京图书馆藏本所缺部分,对全书加以校刊、整理、标点,做了很细致的工作,使之畅然可读。点校本由书目文献出版社于1988年8月出版,在《点校说明》中,李先生推定磊道人序后所署“庚辰”为崇祯十三年(1640),又对其作者作了推想。但这部特殊的白话小主集的作者究竟是谁,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拟依据相关资料加以考辨。

一、《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与《四书》的关系

迄今为止,关于《演义》作者的说法不外乎以下几种,然而细加辨析,均难以令人信服。石印本封面刻有“李卓吾先生秘本”的字样,孙楷第先生谓“似是原题”,但明末伪托李贽的书屡有所见,如当代许多学者认可的叶昼托名李贽的容与堂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等等。况且,李卓吾的异端思想众所周知,其言辞激烈地攻击孔孟,这本身就与《演义》基本上维护孔孟圣贤的主导思想相违背,因此,李贽作此书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除的。孙楷第先生认为:“标目悉摘‘四书’成句为之,盖坊肆所为”, 这只是一种猜测。况且,即使是坊肆主人所撰,这位坊肆主人是谁呢?问题仍在不置可否之间。李致忠先生否定了李卓吾为《演义》作者,怀疑其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袁黄所作。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浙江嘉善人,明隆庆四年(1570)庚午科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进士,曾任可北宝坻知县,颇有善政,二十年(1592)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在朝廷发兵助朝鲜抗击倭寇时参赞军机,二十一年(1593)因与主事者不合而遭诬陷弹劾,罢职家居,闭户著书,天启改元追叙东征功,得赠尚宝司少卿。袁黄一生著述众多,朱鹤龄《赠尚宝少卿袁公传》谓其“博学尚奇,凡河图洛书、象纬律吕、水利河渠、韬钤赋役、屯田马政以及……勾股、堪舆、星命之学莫不洞悉原委”。 其人自幼奉佛,笃信释道,因倡导劝善思想和慈善信仰而在明万历以后名噪一时,其书写的《功过格》和《立命篇》大行其道,在世俗民众和下层读书人中影响深远。李致忠先生说:“《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中表现的某些释家思想,实在令人生疑就是袁黄思想的再现”, 然而,由于没有确证,他觉得“怀疑并不能代替现实,疑是袁黄,并不等于就是袁黄”,转而认为“最大的可能是袁黄的门生后人所为”,因为《演义》的第5卷《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中引支立之父一事,文中写道:“这故事却也不近不远,出在本朝那袁了翁所著的《立命篇》上”,并且后面又附了一首夸赞袁了凡的五言古诗。这种口吻确实有可能源自推崇袁黄的门生后人,但若谓《演义》全书的作者就是袁黄的门生后人则又示必,例如,《游艺塾续文规》是明代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后出版的一部举业用书,卷3、4、5的标题恰恰就是“袁了凡先生论文”,分明为袁黄门生弟子的口吻,但此书却并非其门生弟子所辑,而是袁黄本人。

迄今为止关于《演义》作者的推想及其可信程度的辨析大略如上。笔者以为,与《游艺塾续文规》的情况相同,《演义》的作者恰恰就是袁黄,被李致忠先生放弃的推想完全可以找到确证和多方面的佐证。

明刊本《演义》在每卷之后都有总评,卷39《晋人有冯妇者》的总评第二条云:“世上人如冯妇者多矣,使非了凡老子破句点出,则冯妇搏虎,仍旧是个俗物,必如此方婉转有情。” 李致忠先生未注意到此条总评,其实评点者已经透露了此书作者的重要信息。所谓“破句”乃是整句分割,取其部分,八股文破句为题是极平常之事,所谓“截割题”是也,此条总评中的“破句”正与此相关。此卷小说题目“晋人有冯妇者”语出《孟子?尽心章句下》:“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述此寓言,意在借冯妇从搏虎到洗手不干,再到重蹈覆辙的经历,讽刺为善者不能有始有终,半途而废,而且所述故事略陈梗概,十分简短。《演义》此卷小说则不同,题目破《孟子》众句而成单句文题,并于故事叙述中绕题发挥,详尽叙述。头回以愚公移山持之以恒的故事作反衬,正文先说“冯妇”此名的先天不足,继而述其如何善搏虎,梦中却遭遇被他搏杀的“三五百条”虎的围攻,终于醒悟而改善,举世宗风,推为国,但相隔数年后,其人又遇村人不敌猛虎,犹豫之间,终于经不住诱惑,重新出手搏虎,因手脚功夫不复当年,搏虎不成,反露丑态,为国人耻笑,整个故事情节颇有曲折。由此可见,破句拈出《孟子》原文核心内涵的是袁了凡——袁黄,将此故事叙述的“婉转有情”的也是袁黄,换言之,此条总评无疑是袁黄为《演义》作者的一个确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莹、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