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袁黄遗迹碑石唤醒历史记忆

2016年05月04日09:17   来源:人民网

袁黄遗迹碑石唤醒历史记忆

在宝坻历史上,曾出过一位驰名古今的县令,他就是袁黄。

袁黄,号了凡,浙江嘉善籍吴江人,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卒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袁黄博学多才,在历数、律吕、水利、兵事、堪舆、星命等方面,皆有造诣,明隆庆四年(1570)中举,明万历十四年(1586)中进士,明万历十六年(1588)任宝坻知县。任宝坻知县期间,袁黄在治水、劝农、励学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留下了不少让世人津津乐道的历史遗迹。明万历二十年(1592)卸任后,被擢升为兵部职方主事。据《宝坻县志》记载,宝坻父老乡亲十里相送,场面极为感人。时光荏苒,如今,这些历史遗迹大多消失无存。

为进一步挖掘宝坻历史文化底蕴,增强人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我意识,唤醒人们对宝坻的历史认知和记忆,宝坻区政府经过研究论证在“袁公坝”等四处袁黄遗迹旧址树立碑石标识,并撰写碑文,使这些碑体本身成为宝坻新的人文景观。

在三岔口蓄水闸与北三河管理处交界小公园处。明万历宝坻知县张兆元所撰《三岔口河堤记》记述了丁应诏、袁黄、张兆元三位明代知县与上级官吏、蓟州人协调处理蓟州水分泄宝坻的事情经过。充分显现了三位贤德的知县不畏强权、解民疾苦、济世爱人的高尚情怀。《三岔口河堤记》共755字。

袁黄得知当时宝坻连续五科没有人得中举人,心焦如焚。为此,每月初一、十五,袁黄必到县里的明伦堂,亲自为学子讲学,激励大家读书上进。后来,为倡导学风教化,袁黄又专门筹资在宝坻古城(东城路与学街东交口处)修建了文昌阁。还在文昌阁为宝坻士子们讲解经书义理,亲自检查生员作业,给予批点阅读,并制定《会约》与生员共勉,倡导“知行合一”的学风,激发生员立志进取,极大地调动了县内生员的读书热情,生员们纷纷效仿前贤,读书举业。在先生的苦心教诲下,当科就有两人中举,从此打破宝坻“五科无及第”的尴尬局面。据《宝坻县志》(清?乾隆版)记载,文昌阁“高阁嵯峨,负城临水,西望京都,如在咫尺,自了凡袁先生建后,人文由此日盛。邑之才隽,恒联社于文昌阁,数科以来,郁郁彬彬,称望邑焉。”

袁黄在宝坻担任知县期间,重视农业生产,积极带领农民兴修水利,于渠水(窝头河)两侧开渠,扒沽放水灌田,发展农桑,改旱田兴水田,于城北开源水门外(今北城路北侧),百里河入护城河口建一道滚水坝,壅水开沟入田,民受其利,时称“袁公坝”,并立碑记之。据《宝坻县志》(清?乾隆版)记载,“城北开源门外有袁公坝者,即渠河故道也,自朱家铺,朝霞寺至西鄙等庄,抵弘福寺,由平政桥接入城河,计长四十里,出节流门东南注,经韩家桥至南圈等庄,由南石桥会入窝头河。”

袁黄来到宝坻任职不久,开始发动农民抓农业。第一件事就是南稻北栽,推广水田耕作。当时宝坻黄庄以南方圆百余里,都是盐卤荒地,种植一般作物难有收成。袁黄考察后认为那里水资源丰富,极力主张兴修台田,通过种植耐盐植物改良土壤,转化为丰产田。他先在林亭口葫芦窝村和八门城一带进行了水稻的南稻北栽种植试验,同时动员农民在耕作区开挖渠道,引潮白河之水灌溉水稻。“南稻北栽”很快获得成功,使葫芦窝村成了当时天津地区开垦水田、推广水稻种植的“样板村”,比明万历年间的科学家徐光启的“南稻北栽”早了三十多年。时隔400多年,如今宝坻已经成为天津市水稻主产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莹、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