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宝坻,穿越800年灿烂历史加速崛起

2016年05月04日11:02   来源:人民网

宝坻,穿越800年灿烂历史加速崛起

宝坻,古为渠阳、后属泉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这里因“人烟繁庶,贸易兴旺”置县。800多年来,人杰地灵的宝坻,有着“畿东大邑”、“京东第一集”的美誉。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宝坻撤县设区,开启了古邑宝坻的奋进新篇,带来魅力宝坻的沧桑巨变。2013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质推进,宝坻作出了“打造京津同城发展桥头堡、京津冀一体化先行区,建设美丽宝坻”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借重首都资源取得突破性进展,代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旗帜的中关村“牵手”宝坻,在新城北部打造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将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创造能力,为京畿宝坻带来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不竭动力。向北看,宝坻或将因此打破京津双城各自“一亩三分地”的体制、政策藩篱,站上京津“双城记”的最前沿,在先行先试发展大潮中破茧成蝶,一举跃升为新一轮科技改革创新的战略要地!

回望历史,探寻800多年的沧桑巨变,宝坻,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块繁华宝地,正注入新的澎湃动力,奏响加速崛起的时代强音……

溯源宝坻

溯历史之河而上,倾听从大觉寺里传出来的清悠绵长的钟声,观广济寺里书法古秀绝伦的“珉碣银钩”,在明代知县袁黄所建的文昌阁里“瞻云”,美哉,宝坻。

如今,史书上记载的宝坻古城已罕见踪迹,但是关于老城的记忆却得以恒久流传。

宝坻古时因地势低洼,退海成陆地带盛产海盐,宝坻古城所在地慢慢成为京东水路运输的一个繁盛商埠。公元10世纪20年代,后唐大将赵德均出任卢龙节度使,在此处设置榷盐院,并取名“新仓”,用来储盐,销往外地。后因新仓为榷盐重地,辽时置新仓镇。宣和之年,新仓被金所取,遂为金属地,改榷盐院为榷盐部署,并设置盐使司,使榷盐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金国七大榷盐院之一。物产的丰富,商业和盐业的发达,给宝坻地域带来建置的变化,从一个重镇升格为国家版图上的行政县。

金大定十一年,世宗完颜雍巡视新仓镇,观览之后,对身边的侍臣说,新仓镇人烟繁庶,可改为县。有司衙门根据旨意,于第二年(1172)年分香河县东部一万五千家约八万人单独立县,列为上县。上县即为上等县,是指地域和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大县。由于当时金国已经定都燕京(今北京),宝坻临近京都,具有拱卫京城的天然使命,故而朝廷派来一名五品振威将军王礻延任为宝坻第一任县令,来主持政务兼理防务。

清乾隆十年《宝坻县志》记述:因濒临大海,有漕运河道逶迤曲折,流经二百多里,就有人说境内富有鱼盐芦苇之利,所以称为“宝”。《诗经?小雅?甫田》中有“如坻如京”(京为高丘)之句,坻京二字联用一般表示丰年堆积如山的谷物之意,恰与当时新仓镇已成为鱼米之乡情势相同,故将县命名为宝坻。据传说,始命县名时称“宝坻(音迟)县”,后来到清朝时,有一位皇帝将其读成了“宝坻(音底)县”,皇帝金口玉言,从此沿用至今。

寻找拱都

王礻延到任后不久,便在新仓镇大觉寺始建县衙,于新仓镇四周筑起土城,使县城初具规模。县城共有四个门:东门名“海滨”,西门名“望都”,南门名“广川”,北门名“渠阳”。城的总名叫“拱都”。各城门的上方都建有楼。海滨门的楼名“观澜”,望都门的楼名“拱恩”,广川门的楼名“迎薰”,渠阳门的楼名“威远”。城墙四角又建有角楼。东南角名“环碧”,东北角名“挹青”,西南角名“庆丰”,西北角名“乐治”。城的周长大约七里,由深池环绕,又贯穿全城。护城河深二丈,宽四丈有余。又在水中作两处石堰,北边的名“开源”,南边的名“节流”。水流回旋,贯穿全城而出,城外的护城河四面环绕,如玉带缠绕一样。这正是城中风水所在,物品因之繁多,民众因之富裕。到后来日久淤塞,几乎失去旧时样子。乾隆七年,知县洪肇懋根据民众的请求,捐出自己的薪金倡导疏浚,成千上万的清淤工具云集,几个月后完成,刻石立碑记载此事。

宝坻离京师不足二百里,可比于汉代京城的核心地区,必定要有城防以为保障。但明朝初年之前只建有土城,永乐定都北京后还相沿未变。到弘治庚申年间,知县庄襗提议改建砖城。便向巡抚洪公请示,得到批准。一时间,城内大户和有钱人家,都争先恐后捐钱出力。建成之后的城墙高二丈六尺,厚度与高度相同,上口宽四尺,全长一千零二十八丈。墙壁又高又陡峭,城上有带孔的矮墙相承,高耸稳固很壮观。明代左中允吴俨和吏部侍郎王鏊均写有修城记,来记录宝坻城墙修复的过程。

至嘉靖末,城墙渐渐塌坏,知县唐炼设法进行增修,恢复原貌。万历年间,知县管应凤又修建月城,城门处建有防卫用的小堡和瓮城门,城防更加稳固,直至清朝城墙坚固依旧。后来因连年受风雨侵蚀,倒塌数处,虽然经过修补,依然破损严重。1947年冬天,抗日民主政府根据敌我“拉锯”的形势,认为国民党军几次凭城坚守,给我军造成重大损失,决定拆毁宝坻城。当时发动群众多达数万人,用几天时间,将砖城拆毁殆尽。今可见的唯有西城河一段,其余城基和护城河多在20世纪50到80年代填平修成环城公路。

宝地传奇

围绕着宝坻北部老城,坊间就一直流传着“城东门南迁”、“阁老让街”等诸多传说。

传说明永乐年间“城东门南迁”与当时的宝坻著名家族之一的芮家有关。芮家人丁兴旺,财大气粗,相传时任宝坻县令想借助芮家的势力升迁,便想和芮家结亲,把自己的女儿嫁到芮家。不想,芮家回绝了县令,没有答应这门亲事。县令因此怀恨在心,为了报复芮家,就想出了一个坏主意,通过“城东门南迁”堵塞东城芮家所谓“风水”。于是他就串通了部分乡绅、书生,编造说宝坻虽是文风胜地,但世代从未中过状元。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得改东街、堵东门。得到民众支持,于是城东门南迁到了现在的东街,形成了两条东街的格局。

广为流传的“阁老让街”也和东街有关,据传当年宝坻城的东街原来很窄,只有三丈宽,街道两旁除了店铺就是住房,车马行人走路多有不便。在京为官的杜阁老的家眷也住在这条街上。一天,杜阁老收到一封家信。信中说,对门垒墙时向街心欺进了五尺,这就等于欺占了街对面杜家的地盘,问阁老怎么办。杜阁老立即回信,并写了一首诗,诗中说:“百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正想垒墙的杜家见信后不仅没与对门争执,反而又从原来的墙址向后让了一丈。 对门家主人看到这种情况,急忙对手下人说:“咳,这是咋说的?这好事不能都让杜家做了,他能让一丈,咱也让一丈。”就这样,对门不但退回了原来欺占的五尺地方,而且也向后让了一丈,从此在宝坻民间传为佳话。

历经800多年的沧桑,正是这些历史沉积的大量民间传说,为宝地宝坻增添了一层厚重、瑰丽的人文色彩。

畿东大邑

置县后的宝坻,在盐业的带动下,更加繁荣发达,成为当时北方屈指可数的商贸集散重地,城镇各项功能得到全面发展,外地富商大贾多来此地囤积货物,从事贸易活动,新仓镇成为金内地重镇和京东重要的商贸屯集区和运输中转地,其繁华程度“不亚于古名县”。

到了明清时期,大宗物产逐步增加。据《宝坻县志》(乾隆十年本)记载:“棉麻丝等风物富庶,木棉蚕丝皆入室贸之,城内集市亦均有常期”,逢农历“一、三、五、七、九”为集。逢一日东学街集,逢三日南大街集,逢五日西大街集,逢七日北大街集,逢九日东大街集,周而复始。每逢集日,“凡近境者披星戴月,肩摩毂击,喧填道途,络绎不绝,日斜则人影散乱,捆载而归矣”。届时,与各集邻近的百姓披星戴月,络绎到来。集场所占地约半里,各租赁地段坐摆列货,一切吃的用的所需物品全都具备,大体都是各村庄中自己出产的。自早上七点到下午三四点钟,人挨人,车碰车,喧闹满街,日影西斜后则人们散去,满载而归。大约就在这个时期,宝坻有了“京东第一集”、“畿东大邑”、“甲于他邑”等美誉。

为传承集市贸易的悠久历史,打造天津北方重要的农贸物资集散地,1985年,宝坻在东城路原有的集市基础上扩大面积,增建设施,建成了规范的宝坻农贸物资交易市场,立“京东第一集”牌楼于市场南端。牌楼挺拔高耸,门楣上镌刻着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笔题的“京东第一集”五个大字,背面匾额为著名书法家启功的手书——“如坻如京”。宝坻的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多种现代化的商业设施遍布城乡,交易内容无所不包,交易范围也从宝坻城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的“京东第一集”。

改革开放后,宝坻居民日益增多,城区范围以古城为核心逐渐扩大。到20世纪末,宝坻城区总面积达18.4平方公里,成为华北地区京津城市链中的重要节点。2001年撤县设区以来,宝坻新城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欣欣向荣,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正在崛起。

近年来,京津一体化的发展为宝坻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一度沉寂的北部老城,正散发出古邑新区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再度焕发勃勃生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莹、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