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辛向阳:干部锻炼成长要过哪“四关”【2】

2016年04月14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干部锻炼成长要过哪“四关”

  工作关:真正融入锻炼地区的工作之中,迅速进入角色,完成转换

  因为是来锻炼的,所以,有些地方的干部会把来锻炼的人当作客人,给他们分配的是比较轻松的工作;工作中也是客客气气,即使有差错也不会指出来。这样的锻炼尽管不能说是走过场,但起码得不到货真价实的效果。到老少边穷地区去锻炼,就要过好工作关:既要充分了解锻炼地区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掌握工作的难点和问题所在,又要主动承担艰苦的工作,特别是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在当地干部的配合和支持下尝试着加以解决。当然,要过这一关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态度,让老少边穷地区的干部知道你是来锻炼的,不是来当客人的。其次,在完成组织分配任务的同时,要主动多承担一些急难险重任务,积极支持其他的同志把工作完成好。而且要善于向地方的同志学习,及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且勇于剖析自己,使当地干部感觉到对待工作的坦诚态度,有助于赢得大家的信任。

  作风关:虚心向当地的群众学习,向当地的干部请教

  到老少边穷地区去锻炼,必须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做学生,向当地的群众学习,向当地的干部学习,千万不能下车伊始,就指手画脚。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求干部不能把在城市中的一些工作方式,囫囵吞枣地搬用到锻炼地区。有些工作方法在城市中管用,在农村、老少边穷地区就不一定那么有用。要很好地把握区情,找到适合老少边穷地区的工作方法,不要生搬硬套;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风,特别是不能动不动就发表长篇大论;要多做实事,为当地群众办一些实在的事情,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多解决一些群众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老少边穷地区锻炼,更不能有官架子,干事情或者颐指气使,或者盛气凌人,这些行为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在培养好的工作作风的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来到老少边穷地区,当地的组织和干部出于对锻炼干部的爱护,有时候会在生活上给予特殊照顾。来锻炼的干部不应当把享受这样的“待遇”当做理所应当,而应该与当地干部一样同吃同住同劳动。

  话语关:讲群众“听得懂、搞得清”的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谈到,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有的领导干部甚至不会说话,处于失语状态——“与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失语就会挨骂。为什么会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善于向群众学习,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是硕士、博士了,有知识,干什么都不在话下。其实不然,到老少边穷地区锻炼的干部也面临着如何说话的问题。要想说好话,必须抓好两件事情:其一,就是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跑遍了每一个县。他每到一个县,总是利用晚上时间研读县志,了解当地人文历史,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到老少边穷地区锻炼的干部学习的地方。其二,多与当地的群众交朋友,要多到群众的田头、地头、炕头聊聊生活,少在自己的案头秀个人生活;多了解群众的饭桌,少一些应酬的酒桌。通过与群众交朋友,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知道如何与群众打交道。要善于观察当地的干部是如何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他们与百姓打交道的技巧。但是,掌握了群众语言,不等于就过了话语关,干部还应当做好两件事:用当地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中央和上级的精神,使群众真正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同时把当地群众创造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总结,上升为在更高层面上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这一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话语学习和转化的过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的用人观:治国之要 首在用人》,新华网,2015年8月4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