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经典阅读,不是戴着“名著标签”的枷锁

2015年12月22日08:2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经典阅读,不是戴着“名著标签”的枷锁

倡导海量阅读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初中三年,学校推荐阅读的古今中外名著达50部,《走进经典名著》(人大出版社)一书,涉及学生读过的各类著作100部。5年前开始推进名著阅读时,学校推荐给学生的第一本书是《红岩》。书海茫茫,为什么首推《红岩》?怎么读《红岩》?经典阅读如何开展?

——请看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的阐释。

为什么要读“《红岩》系列”

“红岩系列”既是文学,也是历史

学生不读书不行,读书局限在三毛、琼瑶、张爱玲也不行。作为中学生,读书不能钻进文学之茧,小情小调,顾影自怜,多愁善感,临风陨泪,对月伤情。此外,语文教育固然不排斥培养诗人、作家,但不在于培养诗人、作家,而是要通过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既读文学经典,也读文化经典,包括历史、政治、军事、经济、天文、地理、哲学、心理等方面的书,以便眼界大开,心胸大展,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在读文化经典时,我们格外重视历史尤其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作品的阅读。

我们引领学生阅读的“《红岩》系列”作品,反映的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表现的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经历的屈辱与苦难、血泪与抗争,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苦难史,血泪史,觉醒史,抗争史,辉煌史……这些作品,既是文学,又是历史。读这些作品,有利于砥砺志向,锻造精神,博大胸襟,深邃眼光,陶冶心性,熔铸品格,增加孩子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

学生在阅读“《红岩》系列”时,写下大量的读书笔记,生动记下了读书带给他们生命的成长。

初一的陆天明同学在一篇题为《一本永远不会下架的老书》读书笔记中写道:

爷爷曾让我读《红岩》,我拒绝了;爸爸又让我读《红岩》,我又拒绝了;今天,老师让全班同学都来读《红岩》,并说:今后,《红岩》就是我们今后的课本,上语文课就是读《红岩》。我一时无语,只好去读。谁知道书一打开,我一下子就被带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

我要感谢《红岩》,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坚贞,什么叫英勇,什么叫信念。它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重新认识了生命的价值。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遇到困难也不动摇信念,勇往直前!

感谢《红岩》,这本永远不会下架的老书。

发自肺腑的话语中盛满读书带来的感动与思考,语文教育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红岩》系列”阅读让孩子们了解祖国多灾多难的近现代史,激发了爱国热情,濡养了家国情怀。在读过推荐的作品后,他们又去自行拓展,找相关历史内容的书去读。如《亮剑》《山菊花》《平原枪声》《烈火金刚》《青春之歌》《朝鲜战争》《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最冷的冬天》《七三一魔鬼部队》《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等。有的同学还去卢沟桥、鲁迅故居、“红岩纪念馆”“金陵女子学院”“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处实地踏访,并写下有深刻思考感悟的随笔。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写道: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去,

是看着草,

还是看着花,

那就是他后来的面貌,

后来的人生。

——这正是我们引领孩子们读好书、读经典的初衷。

怎么读“《红岩》系列”

经典阅读的意义在于使语文教学从“以本为本”的囚禁中解放出来。

记不清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什么”永远比“怎么做”重要。移用到读书上来,就是“读什么”永远比“怎么读”重要。

这告诉我们:“读好书”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读的不是好书,谈“怎么读”就没有意义。

但是,“读什么”比“怎么读”重要,并不等于“怎么读”不重要。当你读的是一部好书、“读什么”的问题已经解决时,“怎么读”就至关重要了,它关系到读书的得失与成败。所以,在“《红岩》系列”阅读乃至整个读书活动中,我们高度重视“怎么读”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逐渐总结出“阅读十法”,即:1.认准时机,推进名著阅读有“力”;2.整合教材,让名著阅读有“空”;3.设计梯度,让名著阅读有“序”;4.精选作品,让名著阅读有“道”;5.讲究方法,让名著阅读有“趣”;6.读写结合,让名著阅读有“法”;7.开发资源,让学生举目有“得”;8.创新机制,让教学评价有“谱”;9.群体共读,让名著阅读有“场”;10.积累提升,让名著阅读有“成”。

形式为内容服务,方法得当,有利于将经典阅读引向深入;反之,会距真正的读书越来越远,甚至让原本的经典变成知识垃圾。

1.经典阅读不是“文学常识”识记

经典作品中有诸多知识,但这并不是作品的精髓,文学常识的识记也不属于经典阅读。如果读书只停留在作者地位、时代背景、作品成就层面,真正的阅读就还没有开始。

2.经典阅读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阅读是一种整体感知、本体体验,在如醉如痴的阅读过程中,便会获得心智启迪,提升审美能力。如果拿着放大镜、显微镜,希望从细枝末节处发现微言大义,甚至妄加揣测,无中生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不是阅读;同样,老师的越俎代庖、反客为主的分析,也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阅读。

3.经典阅读不是知识层梳理

读书是一种精神活动,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作品内容的整合梳理上,去建构“知识树”,勾画“结构图”,形成“知识网”,便是南辕北辙。

4.经典阅读不是题海训练

把读书异化为题海训练,是经典阅读的最大误区。像“监狱之花出生后谁第一个抱起她并亲吻了她?”“华子良在狱中装疯几年?”之类的考题,除了挖空心思、为难学生之外,没有别的作用。

5.经典阅读不是庖丁解牛

如果把经典阅读搞成结构拆分,大卸八块,抽筋扒骨,碎尸万段;或者搞成科学实验,条分缕析,标本解剖,DNA分析,都和应有的读书相距十万八千里。

科学研究重理性,重逻辑、重推理,讲究由此及彼,以一推百。经典阅读重感性,重体验,重积淀。所谓博览约取,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就是要放开眼界,通观博览。

6.经典阅读不是考试大棒

引领学生读书,激发兴趣是第一位的。学生本来课业负担很重,如果不懂激发兴趣,一味挥舞大棒,用考试来施压,学生就会对读书产生排斥,只为应付考试去痛苦不堪地“读”。美好的读书生活一旦变得形同苦役,就完全背离了读书的真谛。

7.经典阅读不是一头扎进作业堆

读书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在惬意、舒适、宁静,放松之中,才能充分享受读书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不是书还没打开,先摆上字典、词典、生字本、抄词本、随笔本,然后眼睛大张,神经紧绷、手忙脚乱地去完成老师的各种读书要求:查字典,勾词语,画名句,写旁批,对对联、写诗歌、抄片段……这样的读书,如同带着摄取蛋白、脂肪、淀粉、粗纤维、维生素等一大串任务去吃饭,原本可以带给人无限享受的进餐过程,变成了一件多么苦不堪言的事。

读书、读书,根本在“读”。这个“读”,主要指心诵与默读,是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本体体验。有了高质量的阅读,语文教育的奇迹迟早会发生;没有高质量的阅读,什么考试成绩、语文素养,统统都是空话。

8.经典阅读不是应试教育的惯性扭曲

经典阅读的意义在于使语文教学从“以本为本”的囚禁中解放出来。然而,习惯成自然。受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的影响,无论什么教学改革,都会被导向应试的既定轨道。面对一部经典,不是沉浸其中,含英咀华,而是从头至尾,拉网排查,遍寻知识点、命题点;全员行动、人人命题,并汇集成册、建立题库。一番折腾之后,《红岩》已不再是名著经典意义上的《红岩》,而是贴着“名著”标签的命题材料;读书也不再是读书,而是寻找着知识点的训练。名著的精神、灵魂早已远遁,只剩下支离破碎、满地狼藉的“知识垃圾”,完全背离了名著阅读的初衷。这样的读书,无异于让学生从这片题海跳进那片题海;从这一蜗角跳到那一蜗角;从左边的牛角尖钻出来之后,又钻进右边的牛角尖;卸下“教材”的枷锁之后再戴上贴着“名著标签”的枷锁。

推荐新闻


专家:习近平“四个没有变”论断深刻揭示中国经济未来趋势

习近平重申政治经济学作用:"五大理念"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提“中国方案”为亚太区域合作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布局经济结构改革:战略上打持久战,战术上打歼灭战

五中全会后首次"深改组"会议:改革任务要纳入台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杨丽娜)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