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第二届全国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安徽池州市池州日报社团委:乡村记者课堂

2015年12月15日14: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安徽池州市池州日报社团委:乡村记者课堂

【关键词】报社、乡村、记者、支教、扶贫、课堂

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多样化和基层群众对志愿服务的新需求,为了更有效地实施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更广泛深入的服务基层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池州日报社团委紧紧结合新闻单位的自身独特属性,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联系群众紧密的独特优势,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了既发挥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又发挥新闻工作者帮扶弱势群体的作用;既利用报社现有能力,又能够巧借外力,善于发力。2014年初,我社团委启动开展了“乡村记者课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该项活动中,报社广大青年新闻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孤儿结对救助、情系农村创业青年、送党报送文艺下乡、支教扶贫等系列活动,让记者在基层“唱主角”,让记者把关爱和温暖送到基层,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一、源起

群众致富缺乏门路,乡村学校教学单一,困难群众生活无助,新闻工作者可以做什么?是“纸上谈兵”, 还是“袖手旁观”?我们选择“伸出援手”!为团结带领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投身幸福池州建设,切实发挥新闻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农村困难群众、创业青年和“留守儿童”,池州日报社团委谋划开展了“乡村记者课堂”活动。该活动利用编辑记者走基层采访的时机,深入基层困难群众和农村中小学校,开展致富信息交流、农村创业青年思想碰撞、“农村娃”看世界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池州日报社团委“乡村记者课堂”活动策划方案出台后,共青团池州市委、池州日报社党组领导给予高度关注。团市委书记林芳,副书记徐洁芳亲自听取报社团委关于活动的总体策划安排,并就有关细节问题进行指导,进一步明确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为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做法

(一)单位重视,细化活动方案。

池州日报社党组十分重视支持“乡村记者课堂”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查江华亲自听取活动情况汇报,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潘光耀多次亲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由于活动是利用编辑记者采访间隙同步开展的,减少了交通等额外费用,对于活动开展所产生的一般费用报社给予实报实销。经报社党组同意,团委联合机关第二党支部共同下发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了年度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做到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深入持久,不做表面文章。

开展好池州日报社“乡村记者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就是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带领报社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幸福池州建设,切实发挥青年新闻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服务群众。为了把这一报社志愿服务品牌打好打响,我们在力求活动实效上下功夫,每次活动都细化方案,责任到人,要求参加活动的组织人员要提前做好准备功课,更好地解决基层群众提出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严格要求,确保计划落地见效。

作为长期活动,该活动要求报社全体团员青年、党员志愿者利用采访时间,深入基层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保证结对联系点每年开展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提倡编辑记者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服务范围,为更多群众提供帮扶。

为了有力推动活动开展,将参加团员青年、党员志愿者编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定点联系一所学校或一个村庄,但开展活动不局限于定点联系点。每名团员青年、党员志愿者每年至少2次深入联系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各小组团员青年、党员志愿者要确保每年去两次联系学校或村庄。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要结合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党员志愿者特长开展具体服务。如,给学生上一堂课外知识辅导课(例如足球、音乐、作文、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等);与留守儿童进行座谈交流,建立联络关系;帮忙困难学生实现小心愿等;邀请农村困难学生来城里参观;也可在寒暑假期间,邀请大学生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农村、社区开辟“家教课堂”。在服务村庄工作中,可以是对乡贤进行采访,可以是联合有关单位对农村创业青年进行创业知识培训,也可以是送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不拘形式,力求实效。

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党员志愿者要以“乡村记者课堂”为契机,深入联系基层和群众,既要搭建传帮带的“课堂”,也要切实发挥青年新闻工作者的独特优势,进行文化扶贫和智利扶贫,帮助基层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三)深入实施,力求活动赢得群众欢迎。

活动开展以来,在报社团委的认真组织下,广大青年新闻工作者自觉参与,共采访和编发反映群众困难的宣传稿件三十余篇,开展集体性志愿服务活动二十余次,个人志愿服务活动两百多次,“乡村记者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高。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关注贫困地区群众,帮助乡村生活困难群众、因病致贫群众、因灾致贫群众等群体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既经常性联络,又动员社会帮扶;对农村创业青年进行结对关注,在宣传报道、专家指导等方面进行持续跟进;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文化科技下乡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农村中小学校开展电脑、新媒体、足球等培训活动,关心关注”留守儿童“。

我们要着眼于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这个目标,力求治标又治本,推动农民思想脱贫,农村创业青年致富更有信心,农村中小学生胸怀”大世界“。报社团委将利用联络广泛的优势,既有编辑记者参与,又积极动员联系科技工作者、 农业专家、企业家、文化知名人士等参与,不断提高活动实效。

三、成效

池州日报社“乡村记者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每到一个乡村和学校,都受到了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欢迎。活动共吸引编辑、记者和报社特聘志愿者60余人,累计深入25个村庄,37个农村中小学校和社区,直接服务群众(学生)三千多人。活动信息多次受到安徽文明网、池州青少年网等网站的宣传报道,活动的经验在团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中共池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将该项活动列为全市学雷锋活动的示范项目进行培育。

四、创新启示

以前有团员发牢骚,“你们除了收团费,就是叫我们去搞清洁卫生志愿服务。”痛定思痛,基层单位团组织只有把团的工作搞活搞好,才能赢得本单位团员青年的支持和拥护。新的时期,要用心研究单位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多开展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多深入他们中间共同谋划活动。

作为党委机关报,池州日报社新闻采编岗位工作属性与一般单位有所不同,工作时间不固定,因此每次团的活动,常常面临编辑要编报、记者要采访而无法参加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报社团组织“见缝插针”,最大限度让团员青年参与团的活动,最大可能为团员青年自身发展提供条件和帮助。在团的活动策划方面,我们主动邀请团员青年一同来谋划,真正做到我们要做的就是大家想做的。

“乡村记者课堂”活动之所以引起较好社会反响,在于它一改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发传单、捡垃圾的俗套行为,以其长期性和时效性得以坚持下来。实践证明,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并不是“有了漂亮,没了无妨”,只要团干部能切实肩负起工作职责,把团的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紧紧依托单位团员青年,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团组织工作新局面,展现团组织的活力与魅力,让基层单位团的工作同样能出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