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院士多了还是少了?

李志民

2015年11月10日08: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中国院士多了还是少了

  每年10月底至11月,是两院院士增选的关键时期。今年是院士制度改革后首次进行院士增选,因此备受关注。

  院士制度是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制度设计。总的来说,院士们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舆论对于院士制度的质疑和争议,也从未停歇过。主要包括院士是否应该退休、院士的评选方法是否公正、是否存在腐败等。此番院士制度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弊端。除了人数较以往增多,按照新的规则,院士推荐渠道也较过去“收紧”,只有院士推荐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两种渠道。同时,院士增选增加了“终选全院投票”的环节。  

  是否可以扩大院士规模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合计两院增选大约120人。而今年略有变化,据媒体报道,今年两院增选院士合计不超14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不超过65人,中国工程院不超过75人。

  在我国,能达到院士这个学术水平的人还有不少,但受限于名额的束缚,一些不错的候选人长期努力仍然无法入围,只有扼腕长叹。于是,该不该扩大院士规模就成为一个争议话题。

  反对者说,你看国外的院士就很少,没有必要搞那么多。我觉得有必要回顾一下国外的院士名额设计及历史。需要说明的是,严格意义上来讲,国外许多国家没有院士,而是将此类人士称为fellow,我们翻译为会员(港台称会士),这里都通称为“院士”,以便比较。

  首先是稀缺型的,最典型的就是法国。

  院士及院士制度起源于法国。法国于17世纪中叶最早建立院士制度,后该制度被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各国相继成立(国家级性质)科学院,聘选院士。在法兰西学院过去300多年的历史中,一共仅产生过709名院士。也就是说,法国平均每年才会产生两名法兰西院士。法兰西学院始终保持了40名院士这一“神奇”的编制规模。名额如此稀贵,不难理解,为什么雨果在连续申请4次后才被选中,而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则连续24次被法兰西学院拒之门外。法国是稀缺的典型,但是,法国实际上把院士当成了“圣人”,而不仅仅是学术权威。只有40名院士当中有人去世时,才会遴选新院士来弥补这一空位。而且,新院士的选举往往要在老院士去世后几个月进行。法兰西把这几个月称为“悼念期”,以表示对去世院士的尊重。

  与法国类似的还有英国与日本。据近年的媒体报道,英国皇家学会目前共有1527名院士。每年只能选出最多44名新院士(也有一种说法是40~60位)。日本学士院的“院士”一直采取的是相对较低的定额制。1879年最早的定员是40人,1956年调整为150人,保持至今。现在只有134位在任院士,空缺16人。

  美国就完全不同了。美国三大研究院每年都会增选新院士。目前,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最多可产生84名院士,这些院士须为美国公民。另外,还会选出最多21名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每年新增65名院士、5个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每年增选院士人数不超过上年度院士总数的3%。目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编制为1289名,包括513名院士和776名通讯院士。一般至少是3年进行一次院士补选。德国的科学院包括8个地方科学院、一个工程院和利奥波第那科学院。2008年,德国才有了自己的国家级科学院。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等都是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的院士。院士名额也有一定限制。据媒体介绍,德国的科学院每年新接收大约50名院士,目前院士总人数约1500人。

  但是,院士名额的多少,不能简单从数字看,而需要结合人口的数量和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来判断。比如,美国的人口不到中国的1/4,院士竟然有四五千人,是中国院士数量的3倍。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国情,而不是简单照搬。

  到底应该有多少个院士?在院士制度设计上,这是一个大问题,无非有两种思路:缩小名额与扩大名额。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即扩大院士规模:

  第一,我们更重视和在意院士这个头衔,竞争激烈,往往扭曲了很多东西。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适当扩大规模,客观上起到降低含金量与竞争激烈程度的作用,缓解扭曲与异化的力量。

  第二,我们人口基数庞大,科研人员也非常庞大,有这个基础与需要。

精彩推荐:


66年终“破冰”:“先生会面”彰显家和万事兴

习近平访新:继承“传家宝” 擘画下一个25年两国关系方向

郑承军: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四个关键词”

五中全会公报"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推动"十三五"深度发展

张占斌:五中全会勾绘出“十三五”全景式战略图谱

胡敏:“十三五”规划充分体现新一届中央“发展新思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