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几年,党中央尤其关注扶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华东地区、西南地区调研工作时再次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在推进扶贫开发上取得明显突破。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上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种情结 一个使命
提到扶贫开发,人们总是联想起习近平早在23年前出版的一本书《摆脱贫困》。这是他当年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推进扶贫工作、让一个沿海贫困地区基本脱贫实现重大突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这段难得的经历也给他留下了深深的扶贫脱贫情结。据统计,担任党的总书记至今,习近平有20多次到各地考察,其中有9次涉及扶贫问题,这或许是其执政生涯中的一个情节,但更是中国面向未来必须担负起来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地域环境、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开放程度和思想观念的不同,贫困问题在我国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中西部内陆地区更是明显。即使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沿海地区,像福建、广东、浙江的山区地带,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贫困其实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19世纪末英国学者朗特里和布思就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英国的奥本海默在《贫困真相》一书中则这样认为,“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贫困夺去了人们建立未来大厦——‘你的生存机会’的工具。它悄悄地夺去了人们享受生命不受疾病侵害、有体面的教育、有安全的住宅和长时间的退休生涯的机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对贫困的理解。
到了市场经济已经进入比较完善的时候,世界上仍然存在贫困问题。欧共体在1989年《向贫困开战的共同体特别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中也给贫困下了一个定义:“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在的成员国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世界银行在以“贫困问题”为主题的《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贫困界定为 “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1998年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印度,有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则深刻地揭示: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但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
因此,贫困不只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生活能力低于基本生活水准,更在于是一种人的机会的丧失,体现为社会的不公正不道义。当今世界把贫困作为最大的世界难题之一,解决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贫穷是严重的社会病,能让本分人泯灭天良、毁弃家庭。现在世界许多地方出现的政治动荡、极端主义、恐怖和暴力等非传统安全,都是因为这样的公共产品缺失产生的负外部性。
作为崇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理由不解决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开拓者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作为承前启后的新一代执政党领导人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消灭贫困作为执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减少乃至消灭贫困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
相关专题 |
· 胡敏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