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河南新乡:群众在哪儿 我们就应该在哪儿

2014年09月22日09:50   来源:河南日报

原标题:群众在哪儿,我们就应该在哪儿

用群众语言传递正能量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于思魁:群众语言通俗易懂,特点就是具体实在,生动形象,风趣活泼。用群众语言传递正能量,首先就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在了解和掌握群众思想情绪,体察群众所思、所虑、所求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和掌握“群众语言”。其次要持之以恒,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群众语言”非一朝一夕,它要求我们每一位做群众工作的干部、社科工作者要立足现实,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群众语言”表达能力。

社科界同志在深入群众调研过程中,要用家长里短的语言,话冷暖、唠家常、谈心声,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具体问题切入,要善于用群众语言发问,真实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宣讲党和政府政策时,要用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语言,让群众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形成价值共识。走群众路线就要讲群众语言,密切联系群众就要会群众语言。各级领导干部及社科界人士,只有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才能弘扬好社会主旋律、传递好社会正能量!

新乡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裴竹梅:我认为,作为一名社科理论工作者,要真正完成自己的使命担当,须做到“四个要”。

一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社科工作者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个“土”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是要提升自身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社科工作者要勤奋学习,学习经典,学习实践,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坚定自己的政治定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

三是要改进宣传方式。社科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参加基层实际工作,学习和研究群众的工作经验,研究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寻找规律性,发现新问题,给出理论上的解答。要利用好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党课讲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理论下基层。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新乡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李虎成:通过学习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的《让老百姓和我们一起自信》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艳的《抓好意识形态引导 善做“看不见的宣传”》两篇文章,深有感触。

一年来,在新乡市委、市政府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本着“主流、责任、深度、贴近”的宣传原则,承袭《河南日报》党报风格和办报理念,深入基层,贴近民生,以加强基层报道、一线报道为宗旨,以特色报道、深度报道为重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出各类时政、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等深度报道,努力做到以主流的价值观带动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人,以深度的视角观察和贴近民生的关注,植根新乡,融入新乡,助推新乡经济社会发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新乡经济社会发展,办好观察平台,讲好新乡故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推动新乡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新乡卫滨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文广:宣传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追求的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和效果,而要达到春风化雨、知行合一的境界,就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努力做好“看不见的宣传”。

落细,就要把握群众脉搏,从细小处着力,让群众从中受益,理解支持宣传工作。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区聚焦群众意见集中的“无主庭院”现象,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一些问题成堆的“无主庭院”经过集中治理后面貌一新,居民一致叫好,自觉投入到文明创建中来。落小,就要把目光对准群众,用群众身边的小故事、小人物折射大境界、大情怀,使典型宣传更加可亲、可信、可爱、可学,真正走进群众,引领群众。落实,就要着力化虚为实,把宣传工作转化为一项项活动、一个个典型、一条条制度、一篇篇报道、一处处项目,防止空对空,搞形式。

驻新高校发力为中原出彩添彩

河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孔国庆:新乡的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能够也必须为中原更出彩贡献更多的力量。驻新高校的很多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已经有很多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新乡市政府与驻新高校已经建立了协作平台,并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才能得来。要做到这一点,在理念上要从过去的“以教育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我们不能习惯于把教育者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要真正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学生创造素质的养成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做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还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创造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的教师。教育内容只有得到教育对象的自觉认同,满足受教育者主体的要求,其创造源流才能打开,创造激情才能激发,创造素质才能养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处长任泰安: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精神、郭庚茂同志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李庆贵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我们更加坚定了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以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建校40年来始终立足新乡、辐射河南、放眼全国,坚持走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之路。今年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以建立“新乡市机电装备创新创业协同中心”为契机,提出了“12345”战略,简单说就是“1建2促3抓4结合5实现”,在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机遇面前,谋求“一举求多效”、“一发动全身”、“一优带百通”。

我们将深入落实“三个总”战略谋划,深入领会“三个总”的思想意蕴,乘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劲东风,充分发挥我校的优势,搞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幸福新乡和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教授周全星:“三个总”给我们今后人文社会科研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就是围绕“三个总”,围绕“河南振兴”去积极科研,立足“新乡振兴”为政府建言献策。

一是必须围绕“河南振兴”、“新乡振兴”去开展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自觉秉持先进理念,努力建设出彩中原。

二是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大力弘扬正能量,为“河南振兴”、“新乡振兴”摇旗呐喊、加油助威。要加强特色研究。我们地处新乡市,就应该围绕新乡文化或者牧野文化进行历史研究、风俗研究、文学研究等。河南振兴,新乡必须振兴。三是加强平台建设和研究团队建设,市里要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建一支“新乡振兴”的牧野文化研究团队,为新乡乃至河南的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然后走出新乡走向河南,面向全国。搭建平台即在组建团队的基础上成立机构、完善规章、确立项目、提供保障,确保科学研究能够展得开、做得好,快出成果,早出成果。

新乡学院宣传部部长史瑛:通过认真学习领会省委书记郭庚茂“三个总”的战略谋划以及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针对河南省、新乡市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的发展思路,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应该认真思考能为中原更出彩做些什么,如何围绕新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好文章。

作为唯一市属本科院校,新乡学院始终把学校定位放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全局中去思考,把学校发展放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去谋划,力争到2020年,建成在国内有影响、业界有地位、办学有特色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时,我们还将突出实践特色,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与企(行)业共建合作平台,合作培养人才,加速应用转化,服务地方发展。

今后,新乡学院将扎根牧野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以优异的办学成就和较高的办学水平赢得并传递自信,为建设出彩河南和幸福新乡贡献力量。

(本版照片均由高志勇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袁璐、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