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陈建军: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意图

2014年06月04日14:4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意图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意义

  首先,长江经济带战略实现了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联动。通过长江水道和业已贯通的沪汉蓉沿江高速铁路网,联动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构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长江流域9省2市,是一个典型的横贯中国大陆的雁行发展形态,从人均产出比较来看,东部长三角苏浙沪地区,人均产出已经达到1.3-1.5万美元,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进入了发达地区的行列;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和重庆市,人均产出为6-7千美元,和中国大陆的平均水平齐平;西部的贵州云南,人均产出还只有3-4千美元。这种发展水平的梯级形态,如果孤立地看待,会被认为是消极的地区发展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标志,但如果把它连接成一个整体空间来看,它恰恰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均衡,并因此具有资源要素禀赋和市场多样性的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众所周知,二战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继续繁荣,东亚和东南亚以及其他一些原本处于发展边缘地区,但又有较好的国际贸易区位条件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能较快地发展起来,这和它们之间的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以及市场的一体化具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一切,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在长江经济带内部就能实现,由此带来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第二,它将联动长三角、大武汉(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由此撑起三大发展区域的骨架,形成具有世界意义的长江沿岸城市带。长江经济带的空间范围的界定,从最初长江水道经过的7省2市,拓展到包括浙江和贵州的9省2市,一方面更完整地涵盖地理学意义上的长江流域,同时也更加突出了以三大都市群为主要架构支撑长江经济带的内容重心。

  国家经济带的形成是具有内在的社会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的。如长距离低成本的航运线路和充裕的水资源的存在,容易形成空间上的点轴发展模式,有利于要素和产业集聚,同时降低城市间的运输成本,推动区域与城市间的产业和城市功能分工,以及市场的一体化,形成不同城市和地区间轻重工业和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格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它联动了“两带一路”的国家区域战略,使之具有了整体特征。长江经济带连接东海出海口和西部云南口岸,把对东部的开放和对西部、西南部(中印半岛和印缅)开放,以及通过渝新欧大通道与对中亚西亚乃至东欧地区的开放连接起来,从而使得中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中国的发展和改革离不开对外开放,近30多年,中国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于东部地区,由此形成了目前这种沿海地区一马当先的区域发展格局,但近年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不仅需要对东部沿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开放,还需要加强对西部、西南部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能源原材料输出国和地区的联系,求得东西部双向开放的平衡,谋划东西联动、以我为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新格局。显然,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是实现这个战略的关键步骤。

  第四,它将有利于发挥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示范带动作用。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举措,将通过长江经济带的打造,从功能拓展和制度引领两个方面带动中国的内陆地区的改革开放。长江经济带中,上海具有突出的龙头引领作用,因为上海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中国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上最大和功能最为完善的城市。上海自贸区的功能辐射和制度创新引领将通过上海、长三角经济影响力层层扩散,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改革开放形成带动和示范作用。长江经济带的形成本身就是和要素的自由流动、贸易的自由化及市场的一体化密切相关,通过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实践和示范引领,将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走出一条政府引领、市场推动、企业主导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作者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