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勤奋以治学 平实以做人

——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

2014年05月26日08:23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勤奋以治学 平实以做人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 资料图片

  “要市场但不迷信市场,资源配置在微观上要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宏观上还是要有政府的计划调控和管理,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位年逾90的长者,满头银发,依然思路清晰,依然忧国忧民,依然走在时代前沿,这何尝不是一个“奇迹”!

  刘国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早倡导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就是这样一位创造“奇迹”的长者、智者。

  “人到九十,现在已不算稀奇,但总还是一道惊心的坎。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大出息。自知不怎么聪明,自认还算守本分,勤奋以治学,平实以做人。”

  这是一位老人的自我评价。走近这位经济学界泰斗,研读老先生对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刻思考,其高深的造诣、严谨的治学、谦逊的处事、豁达的心态,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的社会担当,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缩影。

  一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的坚守

  1923年11月,刘国光出生于江苏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那个颠沛流离、民不聊生的岁月里,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就是《资本论》。

  南京沦陷时刘国光14岁。从南京流亡到长沙、重庆,再到和众多江浙流亡学生一起考入四川国立二中,爱读书的刘国光接触了不少通俗的进步读物,当看到介绍和解读《资本论》的小册子时,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小册子”看得不过瘾,正好《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没钱买,就找在重庆做小本生意的堂兄要钱,遭来的是责问,“你花那么多钱买那本书干什么?”刘国光很倔强,坚持买了一本。

  那么厚的一本书,一个高中生即使之前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也不可能全懂。求知的渴望以及浓烈的兴趣,开启了刘国光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孜孜追求;流亡生活的艰辛和痛苦,让刘国光树立了“经济救国,把国家经济搞上去”的志向。报考大学时,他毅然选择了经济学。

  在由陈岱松领衔的国立西南联大经济系,刘国光如饥似渴,既喜欢学习西方经济学,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兴趣浓厚,把《资本论》二卷、三卷都看完了。“两种经济学理论都可以并用,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导”的观点,成为刘国光终生研究经济问题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先后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任教,而后又作为第一批派往苏联的学者,在莫斯科经济学院学习,回国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做学问就要耐得住寂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刘国光专注于理论研究,从理论上探寻经济怎样按比例发展、怎样才能平稳发展而不大起大落,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

  厚积薄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被重新提起。刘国光亮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思想,与他人合作推出了研究成果《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篇文章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提出计划与市场可以而且必须互相结合。这一重大观点触及了当时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理论及意识形态上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取向的抉择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随后的十几年,是刘国光的“丰收年”,出了大量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发表了不少极具影响的文章,出版了不少专著,如《论经济改革与经济调整》、《中国经济大变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等。刘国光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双重模式转换”,即经济体制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问题,为形成和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决策作出了先行论证。刘国光对当代中国经济学的又一重要贡献,是首次将宏观调控推向前台,并提出和发展了稳健的宏观调控论。此外,他在诸如国有企业改革、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收入分配改革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建树。

  刘国光很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他不断奔走于祖国各地考察、调研,或到国内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把经济学研究与中国的具体实践、与当代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西方经济学融会贯通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推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奉献着渊博的智慧。

  正是根植于改革实践,经济学才绽放出理论的光芒。刘国光用言行践行着他“经济强国”的志向。

  一位经济学家的良知和担当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家?如果一位经济学家能用自己的才学,对自己国家的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将是多么大的荣耀。刘国光用他的孜孜以求,回答了什么是经济学家的使命,什么是经济学家的德与才。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是很不容易的。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的刘国光撰文直指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经济学家的历史担当让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而是不断与时俱进地完善自己的研究。

  “经济学家一定要有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劳动人民的立场、关注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的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是不能丢弃的。”刘国光这样说,也是这样言传身教的。

  对于曾经受到的批判和歧视,刘国光看得很淡,他说,“我们这一代经济学人,经历了计划与市场烈火和实践反复的锤炼。认识的进步需要一个过程,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一贯正确的人是没有的。”

  中国改革的实践丰富多彩,理论的创新永不停步。耄耋之年的刘国光仍活跃在经济理论的一线,始终关注中国的改革进程。这正是经济学家的良知和担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刘国光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最早呼吁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家之一,尽管年事已高,仍然不遗余力地为改革鼓与呼。

  刘国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学会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当前和今后,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资源配置中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都要有,不能任意削弱任何一个方面,这个是根本性的问题。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多年争论未歇。过去我国经济理论界有两种思想情结,一种是计划经济情结,一种是市场经济情结。双方都不否认对立面的存在,都非常执著地强调自己这一方面的重要性,所以会有计划与市场谁为主谁为辅的长期争论。”对此,刘国光提出,“我们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但不能迷信市场;我们要坚持计划调控,但不能迷信计划。”

  这位豁达的老先生最为牵挂的是对新一代经济学人的培养。他对青年学者提出了3点希望:一是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时刻关注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二是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多搞调查研究;三是勇于跟错误思想作斗争,敢于对社会的弊病进行批评,善于为国家发展提供良策,积极担当社会责任。

  这也正是刘国光毕生书写的最为宝贵的人生财富。(记者 陈学慧 赵淑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