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郭建宁 撰写:魏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公民个体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仅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学习,更需要党员和干部自觉践行。加强组织领导,贯彻群众路线,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让全社会参与进来,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
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现有的政绩考评与干部选拔机制引导下,一些干部认为价值观建设是“务虚”的工作,经济发展、维护稳定才是“务实”,因而容易以走过场的心态对待。殊不知这是一种浅见。从长远和全局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眼前和地方来说,它也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密切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创造优良投资环境也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在以往,廉价的土地、优惠的税收等是主要的竞争优势,如今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政策的优惠空间越来越小,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使投资商越来越看重政府的效能与廉洁程度、社会治理水平、人文气息、社会风尚等“软实力”。于是,这些软实力构成了地方竞争的“硬实力”。比较各地的区域发展可以看到,文化软实力在深层次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事实上,价值观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紧密相关。比如,维护稳定是令各级政府焦虑的一件大事,如果停留在“被动维稳”甚至“暴力维稳”的层面上,不仅不能有效解决矛盾甚至会加剧冲突。将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政府工作作风,形成化解矛盾的良好机制和平和心态,增进政府与群众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可以在形成共识中找到解决矛盾的途径,形成谋发展、求稳定、促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为实现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很“实”的工作,更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将虚与实、长远与眼前结合起来,需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当然,价值观建设不像招商引资、城市建设那样很快出政绩、塑形象,它需要长期的投入而且未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需要各级领导有更高的战略眼光、有为民众谋福祉的理念,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要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价值观建设是观念、思想、心灵世界的工作,有着内在的客观规律,任何强制、粗暴的做法都只能适得其反,必须充分尊重规律,尊重事实,尊重群众,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方法,改进领导思路和作风,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二)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引导社会风尚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中国人在历史上就认可“以吏为师”,官吏不仅要秉公办事、恪尽职守,而且要做道德的楷模、为民众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为其党员具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自然要走在前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这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过程中,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都面临严峻挑战。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奢靡浪费、贪污腐化,显示了干部思想道德水平的下滑。一些干部将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肆无忌惮地进行权钱交易、卖官鬻爵,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道德教化是十分乏力的,腐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产生了极大的消解作用。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党中央下决心反腐倡廉、既“打苍蝇”也“打老虎”,加大制度反腐的力度,倡导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风尚,深得人心。引导党员干部经受得住权力的诱惑,让权力为人民服务,是新时期关系党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的重大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需要多管齐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党的建设中。一是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需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把好关,决不能把思想腐化、道德败坏的人选拔到干部队伍中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下,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政绩成为考评和升迁的主要依据,这激发了干部谋发展的干劲,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不过过犹不及,过分看重政绩而忽视德行也会出现偏差,甚至带来长久的危害。这就要求在干部选拔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德”与“能”结合起来,突出“德”的分量。二是加强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着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通过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高洁生活情趣,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自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以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活动全面展开,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支持,这也说明了人心所向。
相关专题 |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理论书库 · 郭建宁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