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3日07: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瞄准和利用最新技术推动融合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推动新闻传播从“铅与火”“光与电”走到了“数与网”。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与发展的过程。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现在,传统媒体在技术研发应用、升级维护方面还很滞后,网络技术的短板制约了自身的发展。融合发展要实现突破,关键是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把当今可用的技术都囊括到我们的视野中来,进入到我们的项目设计,用最好的技术,达到最好的水准,取得融合发展最佳效果。
一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新闻生产。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新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为创新新闻生产开辟了广阔空间。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和用好这两种技术,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强大支撑。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首先要掌握海量的数据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闻媒体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些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建设和完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内容数据库,同时加强对各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不断夯实融合发展的信息资源基础。要加强数据新闻生产,充分挖掘大数据背后潜藏的新闻价值,拓宽新闻来源、丰富新闻内容,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产品。
二是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上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有人说,未来的世界是移动互联的世界。近两年,国外很多大型传媒机构都在向移动互联网布局,但总体来说,大家起步的时间、相互的差距并不大,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上多下功夫,就很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从目前来看,客户端是访问移动互联网主要入口,也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应用,很多媒体都开发了移动客户端,要办出特色、办出影响。要加强手机网站建设,丰富信息内容,完善服务功能,着力打造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闻门户。同时,积极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办好手机报,促进其规范有序发展。商业网站在移动客户端、手机浏览器、应用商店等方面技术比较成熟,要积极关注、善加利用,借助他们的技术和平台,扩大在移动终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是利用微博微信技术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互联网社交类应用日益普及,社交网站已成为互联网新业务的服务入口和用户来源。去年底,月球车“玉兔”微博在网上亮相,用拟人化的口吻播报探月计划,并用网络语言与网友互动,吸引和感动了很多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密切关注并有选择地发展社交类应用和技术,促进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有效对接,增强平台粘性,集聚更多的忠实用户。要借助商业网站的微博、微信等技术平台,建好法人账号,扩大用户规模,提升传播效果。
还要看到,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比如4G技术已开始应用和推广,可折叠电子纸、可穿戴设备、5G技术等呼之欲出,将会带来信息传播新的变革。我们必须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刘奇葆活动报道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