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特别关注:全球视角下的中国改革新机遇

2014年03月26日08:38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全球视角下的中国改革新机遇

新型城镇化

创造经济增长新亮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中国要把十几亿的人口继续进行城镇化,脱离贫困,这需要非常坚定的决心、明确的路线图和负责任的态度。她对此有信心,中国能够很好地迎接这些挑战,因为过去已经证明中国具备这样的能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表示,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城镇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城镇化如果方向对头、目标正确,会成为经济发展持续的动力。但如果引导不好,仍走过去的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破坏环境的路子,则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当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必将涌现出更多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创造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农民工进城落户,一方面推动城市新增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投资,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消费升级来带动更大的消费,投资与消费的增长,则意味着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

对此,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表示,政府应该注重提供公共服务,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财政体系来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另外也需要用经济的手段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世界银行愿意在相关方面和中国合作。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赵国华表示,先进的技术可以使居民住宅更加智能化,让楼宇更加智能化,使得交通更加有效率,使得城市更加环保和有效。用先进的技术作动力,可以节约新型城镇化中的资源和能源,他希望智能城市的相关技术带来社会的效益和经济的回报。

扩大服务业

“蝴蝶效应”引发发展共振

2013年,中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上升至46%,第一次超过制造业与建筑业产值总和。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的“生产者模式”转换为“消费者模式”将成为世界机遇也是与会国内外专家关注的焦点。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认为,中国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为国际贸易伙伴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东亚国家、美国和欧洲。“从现在到2015年,中国的服务经济总量可能增加12万亿美元,其中大约有4万亿到6万亿美元的贸易额将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实现,这是真正的好兆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奥斯坦·古斯比认为,中国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远超其他产业,如果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其带来的就业率相当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10%,中国经济将再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随着中国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逐步开放,外资企业也将享受更为完善、公平的投资环境与竞争机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预测,外资银行的风险管控机制及现代管理是中国金融部门所缺乏的,中国金融部门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外方的成熟经验。对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斯蒂格利茨建议,中国在初始阶段可将发展重点放在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上,即分配和交易密集型产业,如批发零售贸易、国内交通等领域,“一旦这些基础设施开始运营,中国就可以更好地向以创新为驱动的后工业化社会过渡,全面提升生产力。”

与会专家认为,金融服务产品或将成为外国投资者最青睐的投资领域之一。德意志银行联系首席执行官于尔根·费琛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金融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愿意增持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国政府需要加快培育人民币金融产品市场,以满足国际投资者的需求。

(记者 祝惠春 李春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