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晶、李叶、贾玥、贺迎春、李阔、吴声婧、王千原雪、钟巧花、常红、杨牧、郑青亭
编者按: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5日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新空间。”
作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的大手笔,“一带一路”建设可带动沿线省份交通、能源、物流、旅游等多项产业的发展。因此,该战略构想甫一推出,受到各省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两会”期间被媒体问起“一带一路”的规划是否可在年内出台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今年12月出台“这个时间拉得太长了”。对此,沿线地区可否做好准备?在建设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有何解决之策?人民网就此在两会期间采访多位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党政官员予以解读。
对话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长娄勤俭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长蒋定之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宣传部长连辑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发改委主任林回福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八五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泉州市市长郑新聪
全国人大代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书记赵青
全国人大代表、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