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峰
作为具体经验的应用,李克强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中央之所以把今年的经济运行“下限”“上限”这样定,有这样几个方面考虑: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从更深层次的维度上看,稳增长实际就是要保就业。城乡居民就业作为衡量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样能够印证经济平稳。2008年和2009年曾经被动,有过一次“压力测试”,当GDP增速下滑到7%以下时,就业确实出现了问题。因此,今年要保持“下限”7.5%的增速,实际上也就是为了“保就业”。今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我国的就业吸纳能力将逐步增强,即使经济增速再低一些,就业之“底”也是有保证的。
总之,在“稳增长”的目标下,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十分重要,也可以认为“合理区间论”为我国的经济列车配置了仪表盘。没有一定的速度,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无从谈起。有人认为,经济减速有利于倒逼结构调整,但速度不是越低越好。经济一旦失速,进入惯性下滑轨道,信心缺失与经济下滑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不仅结构调整难以有效推进,而且经济基本面还会受到巨大伤害,重启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既不能不顾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盲目刺激经济增长,也不能放任经济减速跌出合理区间。只有在这种“合理区间论”的高度上,认识“稳增长”所传达的国家经济战略,才能在实践中切实采取恰当政策和措施,为保持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切实为经济转型升级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