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专家:2014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预期目标

余 斌 任泽平

2014年03月10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我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2014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7.5%左右。国内外普遍认为,这一目标务实客观,兼顾了需要和可能,经过努力能够实现。但也有观点认为,这一目标偏高,完成难度较大,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出现“硬着陆”,并危及全球经济复苏。从近年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和当前国内外环境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速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永远保持高速增长。二战后的日本和西德,分别创造了“日本经济奇迹”和“西德经济奇迹”,但也只是保持了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此后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滑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长已经超过了30年,被誉为“中国经济奇迹”。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削弱;越来越多的产业达到或接近世界技术前沿,后发追赶空间缩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环境、生态约束日趋增强。与往年相比,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的数量明显不同,实现难度加大。2000年GDP增长一个百分点需要980亿元的名义增加值,到2013年,增加到接近5300亿元,是前者的5.4倍;2013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2000年经济总量的42%。再加上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分工进入新的调整期,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空间相应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当前我国经济增速适度回落在所难免,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诸多有利条件。譬如,经济体制改革将释放新的增长动力与活力,城镇化潜力依然巨大,居民消费升级方兴未艾,竞争优势并未根本动摇,全球化孕育新机遇等。去年以来,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政府保持了足够的定力,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上,这也必将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预计在未来10年中,我国经济将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测算,在2014—2020年间,GDP年均增速只要达到6.7%,就能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2013年,我国GDP总量56.9万亿元人民币,按全年平均汇率1∶6.2折算,约合9.18万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接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2%。我国经济增速虽已连续两年低于8%的水平,但由于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增量占全球的份额保持在20%左右,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构调整中新增长动力正在形成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在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增长阶段转换不仅仅是增长速度的换挡与调整,更重要的是增长动力的转换与接续。过去30多年,经济增长主要依托低成本要素组合优势,今后将更多地依靠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拓展创新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效率提升从主要通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转向重点通过产业内部的竞争和重组、不断淘汰低效率企业来实现。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旨在为实现上述转换奠定新的制度基础。可以预见,我国经济将在一个相对低的增长速度下良好运行,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增长速度“下台阶”和增长质量“上台阶”得以同时实现。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增长动力正在形成。

  一是服务业增长加快,比重上升。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0.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其中,节能环保、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二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面对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成本上涨,制造业企业积极探索“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2%,比上年加快6.9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11.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增强。

  三是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大力整顿“三公”消费,高端消费泡沫被挤出,高档餐饮娱乐企业开始面向大众消费转型。同时,信息消费、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呈健康发展态势。

  四是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高于平均增速。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8%,占出口总额比重达到30%,高端制造产品竞争优势逐渐壮大;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10.3%,占出口总额的20.9%,传统竞争优势依然强劲。

  五是就业状况改善。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新增就业压力趋缓;服务业比重上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提高。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比上年增加44万人。同时,劳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占城镇新增就业比重上升至53.4%。

  六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为1∶3.01,基尼系数下降到0.473,收入分配状况有所改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