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图书连载

第六章 4、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

2014年02月17日15:4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2012年12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第一次调研考察,就选择了广东。他明确表示,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宣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他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新一届党中央反复强调必须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习近平在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改革任务、改革方法、改革主体、改革动力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的决心、开阔缜密的思路和系统周全的部署,为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点燃了激情、指明了方向。

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的改革,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使党领导国家、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现代化。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又使中国经济面临着新考验。中国经济能否突破“瓶颈”、会不会出现“硬着陆”、长期快速发展的潜力是不是风光不再等等,一系列严峻问题摆在新一届党中央面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创新驱动,搞好政策引导,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保就业、控通胀、防风险,把中国经济增速主动调控到合理区间,形成了加快转型发展的主旋律。为了真正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党和政府采取淘汰落后产能,增加高新技术投入,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成立上海自贸试验区等重大举措,中国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趋势,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传达着信心和希望。

党中央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施政的重要目标。2012年11月,在新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全国扶贫重点县河北省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他盘腿坐在炕上,与乡亲手拉手,共商脱贫致富之策,并饱含深情地指出,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一年来,多项重大民生举措陆续出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向纵深推进,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民生投入持续高于财政收入增幅,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