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图书连载

第六章 2、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2014年02月17日15:4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战略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为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贡献。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日益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改革成为中国发展的主旋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1980年8月,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迈出了重大的一步,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和确立,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改革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恢复和加强了纪律检查制度,建立了领导干部退休制度,等等。1985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定》。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各方面改革不断深化,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推进改革发展引起的新矛盾集中凸显,加之这期间价格改革过急,加剧了通货膨胀,经济秩序比较混乱,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发生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

面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局,清醒把握重大时代挑战之中蕴含的战略机遇。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他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时对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大大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是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宣言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