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体系

季明

2014年02月13日13: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可能孤立建成,必须有强大的社会支撑体系。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同时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体系。主要包含以下五种支撑:

一、社会普遍共识支撑

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发挥作用是以社会主体的认同为基础的。社会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社会大众以及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利益群体。只有社会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上基本达成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建构起来。法国学者阿尔都塞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新概念,并指出,没有一个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并在它之上发挥作用的领导权,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在长时间内掌握国家权力。要引导社会主体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价值,并形成社会的普遍共识。

二、“物”的国家机器支撑

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国家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观念形态的“国家”,另一种是“物”的形态,即国家机器。这两种形态的国家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互相支撑,互为存在和发挥功能的条件。“物”的国家机器靠观念形态的“国家”为其辩护,统一思想,而观念形态的“国家”则靠“物”的国家机器的保护和支撑。没有“物”的国家机器的保护和支撑,任何观念形态的“国家”都不可能建构起来。同时,也应看到,“物”的国家机器自身表现得如何,对观念形态的“国家”建构也有重大影响。如,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政府的公正与效率等的状况等都对观念形态的“国家”建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以“物”的国家机器支撑观念形态的“国家”,又要抓好“物”的国家机器建设,从这两方面给予强大支撑。

三、经济基础支撑

马克思主义意识与存在的同一性告诉我们,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某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归根结底要靠它所反映的社会存在来支撑。经验表明,意识形态建构基础是公民认同,而公民认同的关键又是经济发展,使社会大多数人获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归根结底要靠继续中国的经济奇迹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成效,使全体人民公平获益来支撑。

四、理论支撑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是前提。因此,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学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为龙头,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雄厚的理论支撑。

五、制度和政策支撑

制度和政策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因素,具有重要的约束力和调控力。这就要求党和政府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应制定相关具体的制度和政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更多精彩章节 点击进入《核心价值观概论》图书连载

相关阅读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严书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戴木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赵佳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内凝聚人心 对外树立形象

陈瑛: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反映各层面最核心价值要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