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第二章 价值观

季明

2014年02月13日10:49   

三、价值观的内容

1.价值原则

它是关于什么是价值、为什么有价值以及价值秩序的基本观点,是形成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的基本原则。一种价值观的性质是由它所包含的价值原则来规定的。基督教价值观以上帝为一切价值的源泉和最高价值,也是衡量一切价值大小的标准。个人主义价值观以个人的存在、权利、利益为核心价值原则和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为基本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

2.价值规范

价值原则总是渗透在一定的价值规范中。规范的本义就是规则、标准或尺度。它明确规定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一切价值观都要通过规范,诸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法律等,具体化为在一定具体情境中如何行动的规则,才能具体指导人们的活动。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价值规范。

3.价值理想

它是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合乎自己愿望的价值目标。它以对未来应然状态的把握和规定为内容,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价值信念、信仰是和价值理想同一序列的范畴。价值信念是关于价值理想的信念,是人们对价值理想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价值信仰不仅表示人们对价值理想的认同和确信,还意味着感情的皈依、真诚的信奉,表现了主体的最高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信念、信仰是价值观的典型表现形式。

四、价值观的特性

1.价值观具有时代性

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是具体的、现实的,是属于一定时代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价值观总是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回应着特殊的时代性问题,表现着一定时代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诉求,体现为时代要求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表征着特定的时代精神。有什么性质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价值观。“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抽象的、超历史的、一成不变的价值观是不存在的。

2.价值观具有民族性

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该民族特色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并通过历史的积淀和升华,使之成为该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的民族性表现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恩格斯说:“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

3.价值观具有阶级性

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念,因而价值观总是带有阶级的特性。不同阶级由其阶级地位和经济利益所决定,有着不同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作为阶级的价值观,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辩护,或者代表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和被统治阶级的未来利益。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都是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因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