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推动协同创新高校还需走出认识误区

2014年01月21日10:4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推动协同创新高校还需走出认识误区

首批得到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据教育部、财政部2013年5月公布的《2012年度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

继“211”“985”之后,“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被誉为高校新一轮发展的引擎。与以往不同,“2011计划”针对以前科研资源分散重复、效率低下,科研力量各自为政、合作模式停留于表面等问题,重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因此也被广泛地称为“协同创新”。2013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认定2012年度14个协同创新中心,“计划”执行迈出关键一步。然而,由于是新事物,加之“协同”意味着广度,“创新”意味着深度,能否执行到位,开花结果,还有待观察。本文作者认为,尽管部分高校在培育组建和机制创新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且在结合自身优势、联合攻关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以及实践组织方式等方面,仍然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如何走出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对“2011计划”的执行至关重要。

误区一:“新瓶装旧药”与“跑马圈地”

首要问题是对“协同创新”概念认识不清,对“2011”计划的理解存在误差。

“2011计划”所指“协同创新”,应当是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在国家的引导下,围绕同一目标,共享优质资源,展开深层次、多样化的交流合作,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协同模式,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但是,部分高校将“协同创新”简单等同于“产学研合作”,于是造成“新瓶装旧药”的现象——将自身原有的科技、产业规划拿出来,根据“2011计划”要求重新改写,甚至请来“制表专家”加工润色,然后向有关部门提交一大堆表格和说明材料;或盲目地四处寻求合作伙伴,签订空洞的合作协议,分派无意义的任务安排,以此通过“2011计划”获得国家的大量资助。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一次“跑马圈地”的好机会,遂联系几家合作伙伴,积极筹划新的“协同创新大楼”“协同创新园区”等——这种做法显然背离了计划精神,非但不能解决原有的科研资源分散重复、效率低下,科研力量各自为政、合作模式停留于表面的固有问题,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