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专题报道>>中国梦·我的梦——全国百家网站寻找追梦人>>西南地区

全国百家网站寻找“追梦人”报道(四川新闻网)

陈明元52年执着“追梦”:有心才有梦 敢追才能圆

2014年01月08日13: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上一页
陈明元正在整理资料
陈明元正在整理资料
下一页

2013年9月,一部由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简明熟语熟句辞典》问世。谁曾想到,这本书的主要编著者——陈明元,四川达州的一名退休教师,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已经苦苦坚持了52年!

熟语,通常定义为常用的固定短语,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是常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等,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两个显著特点。

“熟语”大多来自民间口语和名人之言、古代书面语以及借自外语,广为人知,鲜见专著。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王建 ,款情熟语,其儿女子之所为乎?诗不入雅,虽美何观矣!”叶圣陶《未厌集?夜》:“孩子于尚未解悟姓的意义的时候,自己的姓往往被教练成口头的熟语,同叫爹爹妈妈一样的习惯。”由此可见,熟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和认知程度非同一般。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人经常使用熟语,却没有真正意义上了解它。

少年才华横溢,轻狂傲慢,却志在千里

1961年,16岁的陈明元正在读高中,在学校图书室看到了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写的一本成语词典。在这本词典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熟语”这个概念,并发现熟语比成语说起来更上口,表达力更强。然而,这本词典仅收录了1900多个词条,让陈明元感到臆想联翩: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语句数不胜数,“我要编写一部熟语熟句辞典!”

从那以后,他就刻意收集一些经典的语句,不管在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都要写在纸条上保存下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多了一个至今不变的习惯:纸和笔,随身带。

梦想的种子就此播下!

梦想的风帆刚刚启航,就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风暴”!

少年时期的陈明元“才华横溢”,傲气十足,常口出“轻狂之言”。一次在宿舍内与同学间的戏虐之言,不慎被有心之人误解,令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导致高考后政审不合格。陈明元的大学梦就此破灭。他感到前途无望,准备老老实实回乡扛起锄头当农民,曾一度断了编写辞典的念头。

或许是天不绝陈明元的“追梦”路。那个年代的高中生在农村十分稀罕,更何况他也算是有着真才实学的“高材生”。返乡后,陈明元就被聘为村小学的代课老师。不久,又调到乡里的中学代课。一丝曙光照在陈明元身上,梦想的火种再次被点燃!

然而,在那场改变了千万国人命运的动荡中,陈明元也未能幸免。他被以“收集并传播封资修”的罪名遭到批判,收集的几大箱书籍、手稿被付之一炬。由于性格的倔强和执着,陈明元险些入狱“改造”。

幸运的是,噩梦并没有持续太久。1968年,陈明元的问题得到公正解决,1969年正式调入乡里的中学任教。编写熟语辞典就成了义无反顾。

一切从头开始!不到黄河心不死!

为了能够收集更多的词句,陈明元在报上摘,书上抄,向同事、老乡、朋友请教,想尽千方百计、尽一切可能求书来读。然而,“求书”之路并不容易,甚至充满艰险。

有一次,陈明元听说老家村里有一个姓珍的赤脚医生,家中藏有《增广贤文》。陈明元向这个医生借、买,都行不通。陈明元计上心来,决定“委屈求全”,当即“拜师学艺”,给这个医生当了三年记民弟子,最终把这本书求到了手。

还有一次,也是最让陈明元难忘。他到一位“清朝遗少”家去借几本古书。几十里的山路走了4个来回,“好话说了一箩筐”,人家就是不愿意借给他。无奈之下,陈明元花费了一周的“粮饷”4块钱和5斤粮票,终于如愿以偿地将对方收藏的一本《幼学琼林》买到手。拿到书之后,他边走边看,不料遭一条恶狗盯上,脚后跟被狠狠咬了一口,鲜血直流。至今,在陈明元的脚上,那个伤痕依然清晰可见……

要成功收录每一条熟语熟句,还需要查询求证这条词句的原始出处和含义。这个过程同样不轻松。

多年前,为了求证一个80多岁退休老教师提供的词句,陈明元辗转坐车100多公里,又爬山涉水数十里山路,结果却无功而返。十多年前,为了求证一个词条的出处,他数次专程前往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后又二十多次电话联系北京师范大学,终于得到肯定的答复。

后来,他越走越远。达州、成都大大小小的书店、旧书摊、图书馆,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儿子在深圳工作,他在那个城市待了3个半年,除了吃饭、睡觉和在路上,剩下的时间几乎全在图书馆……

陈明元整理资料的时候很忘我,却也闹下不少“糗事”。有一天,他独自在家,用竹蒸笼热剩菜剩饭,然后埋头整理资料,结果蒸笼起火被全部烧烂;还有一次整理资料时,忘了灶上高压锅熬着稀饭,高压锅发生爆炸,厨房都被炸坏。

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陈明元求问过的人、走过的书店和图书馆、读过的书太多,以至于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但收获却是“沉甸甸”的,收集的原始资料摞起来足有一人多高,初步整理了近1万8千条词条。

一人追梦,众“星”捧“月”助梦圆

陈明元说,他的梦想能够实现,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对于妻子周文芝,陈明元感受到更多的是包容和迁就。作为教师,陈明元的收入并不高,但见到喜欢的书就买,剩下的钱常常连家里买米都不够;为了收集整理资料,家里的活几乎不管不顾。周文芝也有过怨言,但看到他一心想要实现梦想,便默默地挑起家庭的重担,既当“内务总管”,又当“外交部长”。

辞典的编著者之一,陈明元的女儿陈亚芸。为了圆父亲心中的那个梦,从2005年起,她发动丈夫和女儿全家总动员,帮助他分组筛选、补充资料、输入电脑、排版修正、审稿定稿,历时6年数十次编修。

陈明元和挚友黄大全,是45年的老交情。当年,陈明元刚刚经历了那场刻骨铭心的遭遇,心情极为低落。就在这时,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志向的黄大全出现在陈明元的生活中,鼓励他要坚持梦想,并数十年如一日地帮助陈明元追逐梦想。得知挚友的梦想终于实现,已经77岁的黄大全近乎狂喜,禁不住老泪纵横,和陈明元紧紧拥抱在一起。

老骥伏枥,追梦路没有“句号”

“低调不低能,平淡不平庸。”这是辞典中收录的一句熟语,用来评价陈明元颇为贴切。辞典的出版发行,陈明元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成就感。他说,追梦的路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旧梦圆了还应有新梦;他还说,要继续追自己的小梦、筑国家的大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尽绵薄之力。

陈明元“追梦”的路不轻松,他几乎耗尽一生的心血,穷其一身的积蓄;“追梦”的路不平坦,他曾险些蒙屈入狱,也曾成为恶狗的“猎物”,几度心灰意冷;“追梦”的路不孤单,被他“连累”了的家人和朋友,众星捧月般呵护着他的梦想;“追梦”的路有欢乐,半个多世纪的执着追求,梦终圆!

目前,陈明元正在编辑一本初步定名为“矢豆诗文记”的小册子,收集的是他以前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短文短诗。这是他新的梦想之一。

“一条熟语就是一个观点,一条熟语就是一段历史”。陈明元用自己创作的一条“熟语”来评价自己的这一段“追梦史”——“有心才有梦,敢追才能圆”。

种善因结善果

陈明元编著的《简明熟语熟句辞典》,除收录传统的熟语和名言外,还收进了近年来社会上新流行的妙言趣语、成语联璧、固定短语、类固定短语和俗言俚语,总数达一万三千余条。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明扼要,易懂易记;追本穷源,大多注明了选址、出典或掌故;分类别致,检索快捷;古今兼采,中外杂陈,含天文地理,盖人文自然,雅俗共赏。

《简明熟语熟句辞典》问世后,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扬和热捧。

在中小学,教师收藏、学生追捧,争先阅读。蒲小伟是一位高三语文老师,他认为:“将熟语熟句运用于教学中,增强了针对性、趣味性,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效果很是明显。”他的学生们表示,看完陈爷爷编写的《简明熟语熟句辞典》后,感觉豁然开朗,原来常用的熟语熟句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也由此更加喜欢语文、更加享受祖国的语言文化。

达州市林业局的王老先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他得到这本辞典后爱不释手,觉得其中的内容涵盖全面、雅俗共赏、通俗易懂,适合各个阶层的人群,可以作为日常沟通交流、文学创作、人文教育等各种活动的经典词库。老先生说,他的儿子和孙子也很喜欢这本辞典,都抢着读。

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四川语言学会会员、文学博士程碧英认为,这本《简明熟语熟句辞典》词条丰富、资料详实、涉及领域广泛,针对熟语熟句这个语言单位,对于其生存状态,以及其在语言学中的角色地位进行了深入探讨,注重了语言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体现了川东地区的语言特色;作为工具书而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然而,更令程碧英感到震撼的是,陈明元作为一名非专业语言学研究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默默坚持,最终取得如此优秀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这种执着追梦的精神和孤高的人格力量,更应该被传承和发扬。(作者:董晓梅 陈连波 罗斌)

梦想宣言——有心才有梦,敢追才能圆

分享到:
(责编:万鹏、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