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第九章 聚焦生态文明:无奈之举还是战略选择?

2013年11月14日15:5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国不再地大物博。“地大物博”这一概念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心里,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浪费资源和能源的“大手笔”也与这种观念有关。然而现实情况是,虽然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能源、耕地、水资源占有量较低,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50%、20%。人均耕地0.09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原油可采储量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4.3%、55.4%。在世界144个被排名统计的国家中,人均煤资源排在5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不进前55位,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远远排在100位以后。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1%的人口,成绩的确不小,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中国七大水系中劣5类水体约占三成,已失去使用功能。一些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的生产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消耗强度高,自然资源消费供需矛盾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软肋。中共十八大报告把“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原因就在这里,强调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目的也在这里。

“西方模式”无法复制。当代世界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无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欧洲、美国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震惊世界的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其特点均为工业“三废”严重污染空气、水源、土壤和食品,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是对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提出的严峻挑战。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化而进入后工业社会,它们开始利用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换代,而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转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将“环境公害事件”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之后,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在利用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快速提高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工业产业和环境污染的输出地。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取得瞩目的成就时,当初频繁出现在发达国家中的“环境公害事件”也开始逐渐在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目前,由于各国的发展理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不可能按照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模式,将传统工业产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而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尽量避免工业文明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效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