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更要讲效率、讲竞争
刘国恩:除了确定我们的医保筹资模式之外,我们还要解决医疗服务的供应问题。我们国家之所以会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因为服务供应跟不上需求增长。
医疗服务供应体系必须要通过改革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要想提高中国医疗服务,彻底解放医疗市场的生产力,就必须放开医疗服务市场。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医疗服务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医疗服务。
我们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其中既有公立医院也有民办医院,既有独资医院也有合资医院。我们应该动员各方力量,把医疗服务市场建成为一个更加讲效率、讲竞争的市场,让那些态度恶劣、服务水平不足、收费不合理的医院出局,从而实现彻底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蔡江南:中国现在有2/3的医院都是公立医院,超过90%的患者都会到公立医院看病。然而这些医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政府所给予的补贴只占到了医院收入的10%。
中国并不需要数量如此众多的公立医院。从数量上看,中国的公立医院只需占到医院总数的25%左右就已足够,但是这些医院必须是名符其实的公立医院,政府财政补贴应该是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它们的作用是为民众提供低价甚至是免费的服务,而且这些医院应该是不太容易盈利的医院,如传染病医院和精神病医院等。
至于这余下75%的医院,其中至少有一大半都应该是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即那些收入不能用于个人收益,只能用于医疗机构发展和公益事业的医院。民间投资者投资办医院的目的不是挣钱而是挣名,通过开办医疗事业,为自己的品牌打广告,做宣传。
王丰:我们必须真正放松政府部门对医疗市场的控制。我们的医疗服务必须开放,引入竞争,就像我们早先的国企改革一样,允许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让病人有选择医院的权利。
我们现在的医疗定价完全由国家说了算,然而这个价格是被严重扭曲的。真正合理的方法是把定价权彻底交给市场,在引入竞争后,如果你收费合理,病人就会来找你看病;如果不合理,大家可以去选择那些性价比更高的医院和医生。
廖新波:许多地方政府都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认为医疗事业只是一个单纯的投入,根本没有认识到医疗卫生的投入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医院是公益机构,从短期来讲,的确是需要花钱,但是从长远来看,办医院是社会的稳定剂,是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如果大家都担心得病之后没法治,就去存钱,谁来创造GDP?如果大家没有后顾之忧,把用来看病的钱都拿去生产、投资,难道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吗?(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