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学者——世界银行人类发展部资深教育专家王一丹博士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教育科学院原院长胡瑞文,最近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一个小型新闻发布会上见面了。
碰巧的是,他们各自都有一份与职业技能教育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王一丹2012年撰写的新著《适应变化中的世界:教育的灵活性、技能开发和就业能力》(中/英文版)在全球出版发行;胡瑞文率领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课题——“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 历时两年已有了阶段性成果——题为《大众化阶段的毕业生供求状况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报告刚刚新鲜出炉。
两份报告的共同特点是:阐述了教育正面临的不断变化的背景,指出教育体系现状与教育需求之间的不协调,并为调整教育政策、教育结构、学习内容和组织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变化”、“转型”、“技能”、“就业”……成为两份报告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踏上高速列车:30年来超快发展 高等教育普及化
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研究者、追踪者,胡瑞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轨迹再清楚不过了——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以18~22岁的学龄人口的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阶段。15%以下属于精英化阶段;15%~50%称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则被视为普及化阶段。回想当年,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世纪之交的扩招,2002年毛入学率首次达到16%,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514万人,当年毛入学率已达到30%,进入了大众化的中期阶段。
这种超快发展速度还在继续。
根据教育事业和人口普查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已在2012年提前达到《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的预期规模。按普通本专科年招生数年递增1%、成人与网络本专科年招生数递增2%、研究生招生数年递增3%的发展速度测算,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将超过4100万人,届时18~22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接近或超过50%,开始迈入普及化阶段。
毫无疑问,中国实实在在办起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它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满足了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运转最强有力的力量。
人才供求态势发生大逆转:人人白领是梦想 半数蓝领成必然
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扛起了半壁江山,名副其实。
目前,我国985与211大学在100所左右,占高校总数的4%;其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老本科院校近400所,占高校总数的16%;另有600多所办学历史不长的新建本科院校,约占高校总数的26%;而占高校总数54%的12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在高校版图上比例最高。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变化的新格局。
据人力资源研究专家推测,2011~2020年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总规模将达到1亿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000万人。在1990年代,普通高校毕业生仅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1/3;而在新世纪头10年,变化悄然出现了——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开始大于白领岗位的总需求人数;未来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40%左右需要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一实际情况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精英化不同,它必然伴生出与之相对应的更加广泛、更加大众化、更加多样化的人才就业结构。
据胡瑞文主持的课题组预测,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量与城镇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比例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即使未来10年高等教育总招生规模按年平均1.5的比例低速增长,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也将突破4000万人。从3个10年数字变化的比较来看,今后白领岗位的补充量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全部需求,不管个人愿意不愿意,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转向蓝领岗位就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花了学费、付出了青春,最终却要步入蓝领工作岗位,在“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的中国,是一般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的结果,也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潜在的文化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