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严书翰:“8.19重要讲话”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的要点

2013年10月10日09:17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才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这一切就是最为生动的中国故事。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说过:中国几乎天天都有精彩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民族复兴中国梦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做好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须要阐明民族复兴中国梦把我们党成立以来就肩负的救亡和复兴的两大使命贯通起来了;须要阐明民族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须要阐明民族复兴中国梦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精神动力;须要阐明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社会情怀、人民情怀的统一,等等。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还应重视用好和不断充实我们自己的话语和话语系统。我们党在长期领导意识形态尤其是宣传思想工作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话语和话语系统。它的特色,用毛泽东当年的话说就是“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重视不断充实和用好我们的话语和话语系统。前已述及,世界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用好并不断充实我们的话语和话语系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须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强调的两条原则。一是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也就是说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应加强宣传报道,以开放的眼光和宽阔的胸襟对待外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二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话语和话语系统。这须要全党尤其是做思想宣传工作的人员下大工夫才能做到。

随着我们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辩证分析和正确对待西方话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一分为三”的方法。所谓“一分为三”,就是把西方话语区分为三种情况(或类型)。一是可以直接为我所用的话语,比如,市场经济、“看得见的手”、“虚拟社会”和“中等收入陷阱”等。二是利弊皆有的话语,对此要慎用。比如, “中国模式”就属于这种情况。从总结中国发展经验和比较各国现代化发展特点的角度看,“中国模式”这个提法是完全可以使用的。但是它最明显的不足是,无法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最多只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某条具体道路。三是弊大于利的话语。这些话语带有强烈的西方价值判断,比如,“人权高于主权”、“独裁国家”、“邪恶轴心国”等。因为这些话语有其特定的语境和含义,如果不加分析地搬到我们国内,后果是很消极的。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头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