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薛凤旋:1949~1979年中国城镇化的经验与特色

2013年10月09日14:49   

[作者简介]薛凤旋,教授,香港浸会大学。

[摘要]1949~1979年,中国选择了以工业化为基础、空间均衡发展以及自给自足的经济策略,在指导思想上扬弃了西方资本主义,而采用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在工业分布上,改变了过去集中在沿海城市的状况,将新工业投资重点放在内陆新建及扩建城镇上,使城镇及工业区域均衡分布,邻近主要原料和能源产地。其后,出于国防考虑,采取“山、散、洞”式在中、西部分散布点。由于不少技术、设备和人员都来自沿海大城巿,导致沿海地区人口内迁,因此沿海地区出现“逆城镇化”。出于地区经济自给自足的要求及方便工农、城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主要城市的行政管理区域被扩大至周边的镇及农村腹地,使城市和农村结合为一个经济和生态体系,成为这一时期城镇化的又一特色。

[关键词]1949~1979年城镇化工业化“逆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952(2013)04-0025-03

当代中国城镇化代表了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的历程

在1850~1950年的百年间,一些新动力在古老的传统中国逐渐形成,除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组织外,还有一些是基于西方18世纪以来发展成熟的新政治模式和新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王朝体制、自给自足的以传统小农为代表的经济以及儒家经典所代表的价值观失去了应对中国问题的主流地位,而且其持续价值亦受到质疑。城镇作为文明与经济的载体,开始脱离传统中国城镇以行政和支农为主的规律。

自1949年后,当代中国继承了以往100年的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空间分布上的沿海沿江发展模式;二是在指导思想上接纳了西方的技术与民主思潮,强调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了扭转受列强欺侮的历史,新中国领导人对上述发展趋势进行了重大调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背离了沿海倾斜的模式,而是选择了新的以工业化为基础、空间均衡发展以及自给自足的经济策略,在指导思想上扬弃了西方资本主义,而采用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

1979~2009年,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领导人提出了结合国情、融和传统的改革开放新方向,打造了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期间,中国城镇与城镇化有了新的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使中国重新成为世界大国。同时,一个新的城镇化概念亦逐渐形成,对未来世界经济与世界城镇化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只讨论新中国首个30年的经验及其特征。

1949~1979年中国城镇化的价值观及策略

新中国成立时继承了破碎的经济和较低的城镇化率(106%),全部城镇人口只有5765万人。[1]出于对传统城镇的失望及外国强加的西方主导的新城市理念,特别是对外国及外企享有特权的“条约港”和“租界”的反感,中国的治国理念转向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及城镇发展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观点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及斯大林,其中被新中国采纳而且对城镇化有指导意义的是:(1)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前的城市是丑恶的,是资本主义的堡垒,其表面的繁华是建基于对城市下层及农民的剥削;为了要压制大城市问题,工业布局要邻近原料和农业地区;城市本身要被改造,成为平等的社会主义居所。(2)认为现代工业是社会主义的基础,而城市是社会主义工业最有效率的平台,因此工业化必定推动城市化。中国因应自己的历史、社会、地理和地缘政治状况,又增加了三个考虑:(1)国家安全;(2)中国是个低水平发展中国家;(3)要快速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过,这些考虑因情况变化而有不同的实施办法。自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由于与苏联关系恶化、“大跃进”及三年严重经济困难,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由“超英赶美”的重工业改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经济发展的产业先后序列由“重、轻、农”改为“农、重、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