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倪 娜:“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文化自觉

2013年09月17日10:58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文化自觉

如何在全球性普遍交往所展开的“世界历史”语境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是今日世界诸民族的共同问题,也是当下中国道路及中国梦在其实现过程中需要直面的时代课题。面对这一时代课题,需要把握好如下三重关系:

理清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促进中华文化的自我理解

世界文化是“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随着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即世界范围的普遍联系和交往,以往各民族间的隔绝和孤立被打破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跳出了地域性的局限,成为世界范围的精神产品和公共财产,民族文化也从地域性走向世界性。因此,对于所有民族来说,“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文化发展不是弱势民族的宿命,而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是客观的文化整合过程。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不是决然对立的,世界文化不是一种脱离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孤立文化形态。相反,愈是具有独特性的民族特质愈是容易获取世界地位,而愈是包容着多样性的世界精神才能有益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轻易放弃民族的东西,最终结局只能是成为被亨廷顿称作的“无所适从的国家”。“世界历史”的目标与人类文明多样性共存的理想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全球化与本土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向互动中思考人类文明模式,从世界历史的意义上知晓人类整体的存在状况,承担起民族文化发展的世界历史使命。

一个民族自觉自愿地追寻文化之根,有意识地努力接续历史和传统,这是文化自觉的突出表现。世界文化的成长和不断介入,打破了各种民族文化的地域局限性,为中华文化的自我觉醒提供了契机。伴随着中华民族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民族,中国民众对自身文化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得以增强。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在本民族文化的河道内汇流成河,然后才能汇聚成世界文明的汪洋大海。在坚持文化建设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自觉参与到文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这种具有全球意识的文化自觉,开辟、拓展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的道路。

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

文化自觉除了要全面理解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还要深刻把握本民族文化的起源、演变、特质与发展趋势。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不断进行文化的自我反思,才能够在“世界历史”所推动的现代文化世界里实现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和定位。经济上的后发展理论证明,后起国家完全可能只花一两代人的时间就可以在高科技领域形成竞争力。但是文化却不同,文化的历史维度是其最重要的向度。完全遗忘传统精神的历史性内涵,传统中那些独创的东西就会逐渐消失,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强有力的历史维度的支撑。只有在适度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化,基于民族文化自觉所形成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才能释放出长远的和可持续的能量。

传统和现代并非截然割裂的两极,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凝固体,它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虽然发生种种变异,但各个变体之间又一直保持着共同的主题和密切的联系。传统既强调道统的一贯性,也强调传承性,传统绝不是过去时,而是活在今天并将持续存在的文化有机体。因此,越是在社会发展的强大现实面前,越是在未来热烈的呼唤面前,越应该意识到传统与现实及未来的不可分割性。这种对自身民族文化历史兴衰缘由的洞察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本身就是文化自觉的积极表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