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2013年09月16日13:28   来源:《求是》

原标题: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尹汉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使我们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了更清醒、更坚定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句话完全适用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从国内看,在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看问题的差异,存在着话语体系的差异,存在着沟通障碍,存在着群体隔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形势。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特点,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真正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增强“应对的意识”。发展是中心工作,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扭住发展不放松,我们始终不能动摇。但是有的同志有误解,认为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中国和西方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相互影响、借重,慢慢意识形态色彩就会淡化。这种观点显然是政治上的幼稚,至少是被全球化现象所误导。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某些西方国家把中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的相互依存是增强了,但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西方对全球化的主导地位,更不可能改变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偏见与敌视。如果认为只要社会主义发展了,西化分化的危险就减少了,就会陷入“主观的幻象”之中。事实上,自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敌意、偏见和渗透、颠覆就一直存在。对此,我们绝不能天真卖萌,而必须增强“应对的意识”。一方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了,并不能一俊遮百丑。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我们必须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里,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

避免“话语的陷阱”。当今世界,西方国家表现出来的强势,除了经济、军事、科技外,还有话语权。我们广泛运用的政治概念,不少来自西方世界。西方利用其话语权优势,精心设计话语陷阱。他们或者在某些容易被广泛接受的概念中,注入其价值观;或者把体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进行包装,用一个容易接受的概念进行宣传推广。如果你简单地否定,他就说你与时代不相融,跟不上现代文明;如果你默认或者接受,那就正中下怀,成为西方价值观的俘虏,使我们处于“被动辩解”、“理亏心虚”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实践,深刻认识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从“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和“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历史”出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牢掌握话语权、定义权,创新宣传、创新表达,有效地利用不同媒体,与不同群体沟通,把道理讲清、讲透、讲够。同时,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揭穿“美丽的谎言”。西方对我宣扬推销“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等,他们宣扬推销这些观点,往往披上“民主”的外衣、“正义”的外衣、“救世主”的外衣,其实都是些“美丽的谎言”,目的是要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是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如果听任这些言论大行其道,势必搞乱党心民心,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稳定安全。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要善于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用真理揭露谎言,用事实揭穿本质。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但借鉴的目的是为我所用,不能在国际比较中丢失自己、否定自己。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讲清西方政治和价值观的实质,不被“美丽的外衣”所惑所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