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度差 过度包装惩罚性条款难奏效
一个常被引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扔掉的包装废弃物价值高达4000亿元,其中八成的包装废弃物与生活垃圾一起被填埋。这些被撕掉的包装材料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过度包装现象与盲目追求GDP不无关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李兴国告诉本网记者,据他调查,很多酒店就靠中秋节一轮月饼销售提高业绩,其实都在同一家食品厂生产,月饼本身成本差不多,但利润差别体现在包装上,所以商家普遍对豪华月饼礼盒趋之若鹜。
为了有效遏制屡见不鲜的过度包装现象,已经有地区开始制定明确惩罚条款的地方性法规。今年初,《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实施,明确销售企业是责任主体,拒不停止销售、情节严重的违规企业将受到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8月,《广州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专家论证。意见稿规定月饼的包装除初始包装外,禁止使用纺织物、陶瓷、贵重金属,且包装层数须在三层以下;对于茶叶的包装更严苛,包装空隙率拟定不超过25%。违反规定最高面临10万元罚款。
李兴国认为,目前过度包装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执行力度差。虽然表面上看很多部门都在参与管理,但谁来监督、执行、处罚并没有明确。由于条文不清晰,导致相关权力赋予不到位,因而也就变成看上去“谁都管、谁也没管好”。
“惩罚性条款公布后,关键是要动员全社会参与监督,抽检、普查对于商家来说没有什么约束力,在巨额利益面前是有冒风险的动力的。”李兴国补充说,“同时,每个人都树立起以环保、简洁为时尚的新观念,才能降低对过度包装的潜在需求。”
相关报道:
“两节”整风情况调查:四成人认为送礼会减少
“舌尖上的腐败”有所收敛 全国各地严治两节公款送礼
相关专题 |
· 汪玉凯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