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政府性债务审计今日全面展开 专家阐释背后深意
2013年08月01日08:08   来源:人民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政府性债务审计今日全面展开 专家阐释背后深意

  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记者常红 刘茸 李叶)一场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的“审计风暴”今日将全面展开,国家审计署网站通知:“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据媒体报道,此次审计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

  此举究竟传递出什么信号?专家向人民网记者表示,此举表明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国家整体金融风险,传递出新班子对经济政策全盘摸底的决心,并将成为反腐败的一步先行棋。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 副主任委员贺铿

  重视地方金融风险评估 获取一手数据资料

  对中国地方政府究竟有多少债务,各方口径长期不一,花旗银行根据国家审计署两次普查结果推算的2012年地方政府总债务约12.1万亿元;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认为,根据国债、外债等数据测算,各级政府的负债应该在15万亿至18万亿元;中国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今年估计的地方政府债务可能超过20万亿元,国外甚至有专家认为这个数字超过40万亿元,说法差距相当大。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贺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务院希望把这个数字搞准。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出问题?都很令高层担心。国务院此次动作表示对国家金融风险问题的重视,是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出现。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不希望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以乱中取利。问题搞得越清楚,中央出台措施越具体,他们的获利将中断。”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两次对地方债敲响警钟,强调目前,地方债存在个别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资不抵债、违规融资变相集资等问题。

  由于地方债务的回报就在眼前,而风险来自未来,当期政府有很强的驱动力“发债花钱,不问偿还”。作为政府性债务的长期担保人,中央政府的一大任务就是将公认为已有失控危险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重新“套上缰绳”。贺铿认为,这一任务的首要步骤就是对地方债务进行摸底清理,做到心中有数,“该限制要限制,该还款的还款,不然真有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则向记者指出,此举还体现了中央政府新班子为未来经济政策所做的准备。

  “除了历史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以外,我们也面临着经济下行、金融财政风险释放的威胁。所以这一举动释放出的信号,我认为是指未来的宏观调控政策会考虑到过去政策带来的问题和影响。”王小广说,“遇到的财政金融的风险有多大?是个什么程度?有多少潜在的或是已经表现出来的问题?现在的难点就是信息不全面,统计数据不是很可靠。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新政府当然希望市场更多地起作用。但政府要有所‘为’,也要知道怎么‘为’。如果还按照过去的方式,然后还不了解过去方式所带来的问题,那肯定是不行的。”

  贺铿表示,面对金融风险,中国政府不会像欧洲国家政府一样选择破产,因而房地产、地方债或银行,只要哪个链条出了问题,就会是大问题。“防风险比稳增长更重要。本届政府重视此问题是应该的,不进行扩张投资,并对防金融风险高度重视,也采取了相当措施,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