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众所周知,“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很少有人会把军队和民主联系在一起,但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其实民主建设与人民军队是相生相伴的——
“三大民主”集众智强军力
2013年07月29日16:25   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三大民主”集众智强军力

图①:解放军代表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图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实施“三大民主”。

图③:《古田会议决议》手抄本。

■“军队基层民主建设解决了‘我为谁而战’的问题,也就是把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统一在了一起。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来自哪里?就来自士兵的人格独立,这有利于集纳起集体的智慧。这也是人民军队能够发展民主的原因。”

■“军人代表会议是人民军队一项富有生命力的民主制度。在把军队的民主生活引向深入、密切上级领导机关与基层指战员的联系以及保障军人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方面,它的作用是其他民主形式所无法取代的。”

65年前的1948年,毛泽东总结军队开展民主运动的经验,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起草了《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的指示,将军队内部的民主生活概括为“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这标志着人民军队“三大民主”制度化。

5年前的200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委员会工作条例》颁布实施,明确规定以“军人委员会”为基本组织实行“三大民主”。这被认为是“三大民主”法制化的里程碑。

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上,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的语境下,记者尝试梳理军队民主建设法制化的历史脉络。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军队民主有其特殊性,但也应与国家民主建设一齐推进,其一些经验也值得其他领域借鉴。

“三大民主”,人民军队力量的源泉

众所周知,“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很少有人会把军队和民主联系在一起,但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其实民主建设是与人民军队相生相伴的。

“三大民主”是人民军队内部实行的民主制度,它的产生要追溯到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之前。那时,工农革命军部队中的一些旧军官留恋所谓“三金五皮”(金戒指、金牙齿、金边眼镜和皮鞭、皮带、皮靴、皮挎包、皮枪套)的“气派”生活,把打骂士兵视为常事,导致官兵关系紧张。针对这一问题,毛泽东在三湾对部队进行改编,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保障士兵的民主权利,战士在政治上可以向干部提意见;二是士兵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这样一来,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自身利益得到了保障,革命热情被大大地激发起来,部队中出现了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关系。

“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这是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的一句话。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建立了各级士兵代表会议。

对此,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解析:人民军队与过去军队的差别很大,关键问题在于士兵是为“家天下”还是“人民的天下”而战斗。旧军队实现的是军阀的利益,因此士兵消极避战,保存实力;人民军队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战,不是为了小团体,所以战士不怕牺牲,敢于战斗。军队基层民主建设解决了“我为谁而战”的问题,也就是把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统一在了一起。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来自哪里?就来自士兵的人格独立,这有利于集纳起集体的智慧。这也是人民军队能够发展民主的原因。

之后的《古田会议决议》规定: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分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禁止辱骂,让士兵有说话的权利;克服极端民主化,保证民主生活的正常开展。抗日战争时期,全军各部队运用整风的方法,通过召开民主会议,检查官兵关系,开展尊干爱兵运动,加强内部团结。解放战争时期,全军普遍采用民主的方法开展新式整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军队民主建设。

1948年1月30日,毛泽东总结军队开展民主运动的经验,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起草了《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的指示,将军队内部的民主生活概括为“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指出“部队内部政治工作方针,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通过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从此,军队内部的民主生活更加制度化。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