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杨学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综述
2013年07月26日14: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也指出,要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学术理论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人们的认识、认知、认同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见解。

从地位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不少学者指出,正确认识价值、核心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等基本概念,是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在科学辨析这些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我国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价值体系。虽然当前思想意识领域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但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并不相同,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结构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就逻辑结构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又各有侧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统一体。就内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社会主义主导价值理念、共同价值理想、核心价值精神、基本价值标准等,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遵循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

从历史和现实基础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有学者认为,从历史角度看,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体现民族特性;另一方面,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的基本思想与论断。从现实基础看,它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适应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从理念和目标上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有学者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阐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和根本追求,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表达了形成有利于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社会环境条件的要求。

从具体体现上看,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新的时代精神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有学者指出,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特别是在2008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