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湛江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马宏伟
2013年07月25日16: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为庆祝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化港口——湛江港开港40周年,大力发展湛江经济,前不久中共湛江市委、市政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人民日报理论部共同主办了“湛江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以及中央和西南地区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近30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以“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导,就湛江抓住“两个转变”的历史性机遇,实施港口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讨。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与会代表认为,湛江港作为我国8大港口之一,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整个港区岸线长达460公里,其中可建深水泊位岸线97公里,还有6.5公里水深26至40米的岸线可建造30万吨级货轮、50万吨级油轮泊位的大型深水码头,具备发展成年吞吐量超亿吨的国际大港的条件。湛江港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居粤、琼、桂沿海中心,其经济腹地包括整个大西南和华南西部地区,与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隔海相望,濒临北部湾,南出太平洋和印度洋,介于港澳和越、新、马、泰、菲之间。这决定了湛江港在大西南、海南岛的开发中,在崛起的环北部湾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潜能。有的学者指出,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率居全球之冠,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极。湛江港正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有条件成为亚太经济圈的一个重要枢纽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在“九五”期间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广大中西部地区也正在积极进取,力图迎头赶上。这对背倚大西南的湛江港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因为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建设是振兴西南地区经济的命脉,也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八条大通道之一,而湛江港正处于这条大通道的终点,又是华南东部较发达地区向西南欠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梯度推进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西南腹地,包括中部部分地区,面积达260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资源丰富,而且有相当的工业基础,雄厚的技术力量。充分利用港口优势,走与大西南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道路是大有可为的。

但湛江也面临着周边地区经济和港口迅速崛起的竞争与挑战,这就要求湛江广大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实行正确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研究实施与周边港口优势互补,互相竞争,互相推动的整体发展战略,发挥经济发展的合力,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内吸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增长区域。这既是湛江也是北部湾地区其他港口城市亟须探讨的重要战略课题。

另外,湛江及其西南腹地之间交通运输能力低,通道不畅,导致该地区大批进出口货物及旅客不得不长期以运定产,以运定销,以运定(旅)游,严重制约了湛江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南昆铁路、黎湛铁路复线及其它拟议中的铁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改变交通的“瓶颈”制约状况,使货物进得去、出得来,并为珠江三角洲和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向西南地区的经济梯度推进创造良好条件,这是为实现湛江和西南地区经济起飞而需要作出长期努力的一个方面。

也有代表认为,目前湛江港的利用率并不很高,湛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不是扩建港口和大规模修建道路,而是要研究如何把现有条件和设施充分利用起来,避免资源闲置,以取得最佳或接近最佳的经济效益。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