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勇于探讨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
深化改革热点难点问题及对策研讨会综述
韦典华 马宏伟
2013年07月25日16: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去年12月下旬,由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求是杂志经济部、新华文摘杂志社、求索杂志社和人民日报理论部共同主办的“深化改革热点难点问题及对策研讨会”在长沙举行。6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会上发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与会代表深切感到,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必须全面准确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明晰产权。这不是要把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而是要明确对国有资产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虽然早已明确国务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但实际上国务院不可能对国有企业逐个行使所有权,必然由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来分头管理。具体到一个企业,就有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计经委和部、省、市主管部门都来执行所有者职能。将所有权肢解,对企业谁都管,谁也管不了,国有资产流失、亏损、浪费,却找不到负责人。所以,每个企业都要有具体部门、具体人对其资产保值增值负责。

还有学者把企业制度分成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其中企业产权制度又包括三个部分:企业产权归谁所有,属何种所有制性质;企业产权的所有者结构,是一个还是多个,是自然人还是法人;企业产权的各种权能(包括狭义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是否分解,如何分解以及分解后的各种权能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当前,我国少量小型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或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属于产权性质的转化。有些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单一国家所有,改为有外资参入,或改为以国有为主体的多元出资者参股的股份制等,属于企业产权的所有者结构方面的改革。就产权的权能分解方面的变革而言,有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所有权与支配权的分离,由此再推进到产权的占有权同所有权的分离,是企业制度进入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时,只要公司还存在,出资者除了要求占有者对其所出资的价值保值增值负责外,无权直接干预作为占有者的法人的经营管理行为,从而使企业经营者不再具有支配权同所有权分离时期的经营者(承租者或承包者)的短期行为动机。以上产权制度的变革,又以国有资产的产权权能分解为中心内容,目的是要把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点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搞“私有制”或“非国有化”。

第二种观点认为,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家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要使经营者关心资产增值,就一定要实现企业家队伍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建立起企业家的职业利益——风险机制,将经营者的经济收入、社会声望、职业生涯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与资产增值、盈利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格局。为此,必须调整对待企业家的制度和政策,打破经营者的官本位制,改革经营人才选聘办法,使企业家的收入待遇和声望地位通过市场竞争决定。

第三种观点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使企业走向市场。企业进入市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获得社会承认,能够赚钱赢利,才是企业改革的目的。当前要抓住国有企业进入市场问题,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创造有利于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环境,妥善解决其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债务负担和社会负担。(2)强化企业内部改革和管理,提高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能力。关键是改革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3)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当前必须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重点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改组步伐。同时,搞好配套改革,推进政企分开,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国有企业创造平等的市场竞争条件。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