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
2013年07月25日13: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记者:目前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与实践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蕴岭: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上,但以货币衡量的收入水平只是一个数量指标,简单的数字容易产生误导。现在研究者开始设计一些新的指标,比如“幸福指数”,其中环境因素占的权重就比较大。另外,现在国际上衡量有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般以美国为标杆,也就是说要看跟美国相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也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新的衡量标准,制定新的跨越指数。

记者:对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您如何看?

张蕴岭:目前,东亚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增长放慢甚至萎缩,出口对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机制运转不灵了;二是多数国家的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差距拉大,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三是以传统的工业化、现代化为模板的追赶增长模式受到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必须进行调整和转型。

我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尽管很多人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持乐观看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的挑战还是很严峻的。为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是必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依靠劳动和资本投入拉动,向依靠技术和创新拉动转变;二是必须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快向绿色经济、节能经济结构转变;三是必须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机制,提高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共享度。我们要抓住今后十几年的发展机遇期,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力争尽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国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关键一步。( 2013年06月09日05 版)

(责编:方蕊娟、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