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如何医治性别比例失衡的顽疾
2013年07月18日09:34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性别比是一个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数量之比,出生性别比则是新生婴儿中每100个活产女婴所对应的活产男婴数量。正常的出生性别比范围是103-107,男性婴儿略占上风。由于各年龄男性的死亡水平都略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数量在婚龄时将达到平衡。如果出生性别比太高,就会有较多的男性难以找到适龄的配偶,从而造成“光棍”或“剩男”问题。

出生性别比失衡已成为中国的人口顽疾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失衡现象已经延续了30多年。1980年出生性别比为107.4,已超出正常范围边界;1982年为108.5,此后一路攀升,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出生性别比数值分别为111.27、116.86和121.21。自2005年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一直在120左右的高水平徘徊。

在正常条件下,出生性别比应该不会随出生胎次而发生巨大变动。然而,中国出生性别比在1980年以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随孩次而上升的现象,且随时间推移愈演愈烈。1980年第三孩出生性别比就已经达到了113.0的较高水平;从1984年开始,第二孩的出生性别比也突破了113.6;2000年连第一孩出生性别比也超出了107.12,第二、三孩出生性别比更是分别高达151.92和160.29。2010年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出生性别比分别为113.73、130.29和158.41。一个国家的第一孩出生性别比如此持续偏高令人震惊。

出生性别比在农村失衡更为严重,且地区失衡现象随时间呈现“星火燎原”般蔓延的态势。城市的出生性别比在1982年时还保持在106.9的正常水平,1987年已超过110.5;镇和乡村的出生性别比则在1982年就表现为107.7的轻微失常,1987年则双双超越113,且乡村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攀升更为显著。按照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中国城市、镇和乡村的出生性别比分别为114.15、119.90和121.67;2010年上述指标进一步分别升至118.33、122.76和122.09。

(责编:杨丽娜、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