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弘扬传统文化 彰显文化责任——评八集电视纪录片《京剧》
2013年07月15日16:08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普及京剧艺术知识:寻找传统文化振兴之路

2012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以罕见的气魄在综合频道晚间时段开辟50分钟《魅力纪录》栏目,专门播出国内外高品质优秀纪录片。《京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一部体现着央视追求和责任的纪录片作品。《京剧》全片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以8部经典剧目为主题结构,运用故事化手法和情景再现的手段,生动讲述了从“四大徽班进京”到“拜码头”走江湖,从“前后三鼎甲”的宫廷唱响到“四大须生”的红遍南北,从“四大名旦”的倾国倾城到“四大坤伶”的登台亮相……戏台上下、戏里戏外的故事,传播了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七行七科、梨园名家、戏迷票友的艺术知识,抢救了100多位老人口中的历史记忆。全片融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精微的细节刻化于一体,融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史料价值于一体,内容充沛、内涵深刻,体现了央视纪录频道对文化品质的坚守。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在当今电视文化产品呈现快餐化的背景下,纪录片《京剧》这样凝练、浓重的精品更加显得难能可贵。这对于提升平衡社会文化生态、引导观众审美趣味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不过,从媒体角度看,与其说《京剧》是对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的一种挖掘和表现,不如说它更多是一种对京剧艺术的普及和传播,它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京剧历史和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关心京剧,关注和关心中华传统文化,而这正是央视打造纪录片《京剧》的本义。《京剧》不可能为京剧历史上的是非细节下出公论,也不可能穷其所有条分缕析全景呈现。即使如此,《京剧》仍然是一部难得的严肃的纪录片作品。至少它与以往对京剧惯性地顶礼膜拜不同,纪录片《京剧》则秉持着一种基于历史的冷峻和理性,这样的情感基调,将相对可信地陪伴我们的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带给京剧的呵护或伤害,感知到京剧作为我们“国粹”的高贵与不凡,从而让更多的人找回久违的认同、甚至多少悟察出一条关于“振兴”的路。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纪录片肩负使命

作为中国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一直致力于在世界上传播中国文化,推动国际间的电视文化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座桥梁。当下正在热播的《京剧》不但承担着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而且还肩负着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责任。京剧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选题,从1930年梅兰芳先生赴美国演出开始,京剧成为了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从此京剧也成为中国少有的由本土创造而被世界熟知的艺术形式,和中医、美食、武术一样,是中华文化中具有民族性、世界性的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纪录片《京剧》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挖掘和表现“民族记忆”和“文化记忆”的作用,是运用先进影像手段对“民族符号”和“文化符号”的忠实记录。如果能将这种记录推向世界实现跨文化传播,这对于提升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必定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13年4月的戛纳电视节上,央视携《京剧》等9部纪录片作品惊艳亮相,为此纪录频道特别邀请国家京剧院15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戛纳电视节中进行多场次、多地点的京剧演出,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全球纪录片同行的目光,相信随着《京剧》的国内热播,京剧再次走向世界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

今天的中国正以高速发展与开放包容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京剧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自信走向世界。拥有跨语言、跨文化等传播优势的纪录片,必将让全世界电视观众能进一步感受京剧、理解京剧、喜爱京剧,共同聆听一个跨越历史和未来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梦想。《京剧》这部纪录片一定能够进一步推动京剧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发扬,让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代代延续、薪火相传。

(责编:杨丽娜、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