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中国梦广阔的理论视野
成兆文
2013年07月15日15:39   来源:甘肃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目前,中国梦迅速成为全国理论界聚焦的词汇,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中国梦的提出至少有这样几层考虑: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后理论创新的开端。中国梦是我党开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富有个性符号的一个标尺,是传承和创新“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一面旗帜。没有创新的载体和特定符号,就很难实施新的为政理念,也就很难打开工作局面。什么地方可以下手,什么可以统一认识、凝聚人心,是我党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中国梦将是涵盖今后各种新观点、新理论的总纲和大旗,是我党理论创新的新标志。由于“梦”本义所具有的广泛性、多维度性,使得中国梦具有巨大的理论包容性,可以预见,以中国梦开始,我党将拉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理论创新大幕。

中国梦落实点在于调整利益结构和改善民生。当前,以收入分配领域中的问题为核心的社会不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影响全国大局,这个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民众发展机会严重不均,最终可能影响安定团结大局。中国梦针对的应是社会发展当中机会不均的重大问题,现阶段的改革必须直面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无论是既得利益者还是弱势群体,释放社会活力就必须对社会土壤进行必要的翻耕,避免社会土壤的板结。因此,中国梦对应着对个人综合素质的看重,而不是把发展机遇让位于其家庭背景、个人出身。当人们对“穷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等现象严重不满的时候,实际上是对固化了的社会身份的不满,也是对公平与正义的盼望。利益格局的固化会窒息社会发展的活力,阻碍经济发展要素的合理流动,不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习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这实际上突出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更是对公平的发展机遇的强调。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里有三个目标、三个主体,形成了三层关系。就国家层面来说,具体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国家的富裕与强大的统一,标志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度提升。民族指的是中华民族,是基于中华文明的古老传统而言的,也代表了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百年来的民族梦。中国梦是复兴梦,是中华文明的又一次辉煌,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这里的民族振兴也是实现民族梦,是对民族精神的提振与弘扬,是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弥久而常新的强大生命力的见证。人民的幸福是中国梦的最根本的落脚点,这也意味着让人民分享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这三个目标中,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也是现实国家的总体愿景;民族振兴则是取宏观的历史长河的视角,是历史巨澜中的心灵回归与精神信仰的重振;人民的幸福才是中国梦的根本目的。

中国梦是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势的回应,也是对科技创新机遇与挑战的回应。从国际上看,世界尚未走出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经济放缓已成定局,能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正在挑战全世界,向科技要效益,酝酿和迎接新的科技革命,是世界走出困局的最大机遇。对中国来说,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扩大知识自主产权,尽快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是中国经济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力量。这是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而实现这个转变,需要有大批敢于想象、敢于做梦、敢于创业的梦想者。中国梦实际上鼓励国人要敢于怀揣梦想,机遇属于那些有梦想、有向往的中国人。这看似一个细节的变化,实际上预示着时代风气将发生变化。进一步说,文化的、精神的需求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地位日盛,那种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唯经济主义已经行不通了,社会的发展应该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多层次需求。这也意味着,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从不敢梦想的低头主义中解放出来,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责编:吴斌、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