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中华民族:中华儿女共同梦想的主体
公茂虹
2013年07月02日09:34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中华民族是怎么形成的,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有共同的梦想?通俗地说,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统称。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华儿女都属于中华民族,中华大地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发祥地,中华文明或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民族学来说,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一个复合型的民族。正是这种复合型的民族特性,成就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复合型的民族?按照一般的民族学理论,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的社会群体。具备这四个共同的特征,就具备了单一民族的基本特征。按照这一标准,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既具有一般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属性,又具有超越其所在的单一民族而隶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属性,每一个民族的成员同样具有这种属性。因此,我们说,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典型的单一民族,而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民族。正是这种复合型的民族属性,成就了中华民族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鲜明特征。1991年作词家乔羽、作曲家徐沛东为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会歌——《爱我中华》,以十分欢快的旋律表达了我国56个民族是一家的崇高的爱国情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支歌曲唱出了56个民族共同的爱国心声,表达了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一经推出,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华儿女表达爱国情怀的经典歌曲,深受中华儿女的喜爱并广为传唱。《爱我中华》以通俗歌曲的形式,表达了56个单一民族共同组成复合型的中华民族的准确意蕴。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用“多元一体”表述了中华民族这一范畴的科学内涵。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不应局限于民族学理论对单一民族进行的界定,而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符合中华民族实际的科学概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不同,才能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独特的属性。

中华民族作为典型的复合型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尽管“中华民族”这一范畴是近现代以来才提出的,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复合型民族的存在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的这种复合型特性的形成过程极其复杂,其复杂性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单一民族的特性形成的过程。从历史来看,这种复合型民族的形成贯穿中华文明史的始终。

仅从几个点上来说,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上有四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分别是“炎黄”、“中国”、“华夏”、“中华”。这四个范畴的确立以及形成的广泛认同,在中华民族作为复合型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炎黄。据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国语》记载,炎帝、黄帝两个部落发源于陕西中部渭河流域。后来,两个部落展开激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脉。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受到华夏儿女的尊崇。除世代聚居于中原地区的民众自称为炎黄子孙外,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从中原周边内迁的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均从血统、地缘及文化制度上服膺炎黄,以炎黄子孙自称。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铁弗匈奴刘(赫连)勃勃强调自己的夏王室血统,称所建政权为夏。《魏书》记载,鲜卑拓跋氏自述为黄帝之裔。《周书?帝纪》记载,鲜卑宇文氏自述为炎帝之裔。《南齐书?芮芮传》记载,远在漠北的柔然,当其强盛之时曾宣称以“光复中华”为己任。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曾以推崇炎黄来证明自身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表明自身的中华民族种族归属。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