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专家:户籍制度是城镇化最大的体制障碍
陈道江
2013年07月01日11:05   来源:学习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题:城镇化需要打持久战

我国城镇化进程既有与世界城镇化普遍规律相一致的特点,又有反映本国具体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经验”的体现。中国的城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只有在遵循一般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认真汲取其他国家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才能争取少走弯路。
  之所以是持久战,主要在于:
  横向地看,汲取西方国家城镇化的经验与教训。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城镇化成为欧美国家势不可挡的潮流,它来势汹涌,发展迅速,当人们还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时候,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来。从西方城镇化的历程来看,问题甚多,有的问题虽非城市独有,但在城市暴露得更为充分。如城市化带来了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同时还带来了环境污染、住房拥挤、交通不畅以及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城市病”不是不治之症,但需要社会综合治理和体制改革配套进行,规划之初早做防范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纵向地看,中国国情复杂,城乡二元矛盾突出。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较晚,农业人口又占据绝大多数,因此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存在时间漫长,而且矛盾表现突出:市镇人口只占30%,却集中了大部分的现代产业,拥有较高的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农村人口占 70%,以传统农业为主,设备简陋,人民素质、生活水平低下。从全国范围来说,“三农”
问题的困扰、城镇化进程滞后、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扩大,归根到底都是这个矛盾的反映。
  转移农村劳动力规模巨大。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把几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来。2012年,全国总人口 13.54亿;城镇户籍人口(非农业人口)4.78亿,农村户籍人口(农业人口)8.76亿;按居住地划分,城镇常住人口7.12亿,占52.6%(即城镇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近 80%的水平。而在这7.12亿人中,农民工人数在2.5亿以上。根据估算,要到2030年,我国才能基本上完成城镇化。
  城镇化任务艰巨,不可能“运动式”完成。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城镇发展可持续性的挑战。中国人均土地、水、能源等资源都相对匮乏,城镇化的低密度化倾向比较严重,占用国土空间过多,耕地减少过多过快。二是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挑战。中国城镇化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东部一些地区人口资源矛盾加剧,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资源大跨度调运。三是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挑战。由于城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薄弱,大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处于“半市民化”状态,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四是城市治理能力的挑战。随着人口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难以适应。
  城镇化具有不可逆性,应首先注重生态和谐,而不是效率优先。新型城镇化之“新”就在于强调人本、公正、持续与和谐。只有和谐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追求规模、经济、速度,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反过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应以“和谐”为导向,对之进行改进,实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