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实现中国梦具有必然性。把必然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拼搏,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力推动科学发展。中国梦首先是国家富强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来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力得以快速发展,但这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满足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期望,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和重要价值追求。公平正义就是中国梦的应有内容,同时也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既是全体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过程,更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过程。要让全体人民共享中国梦,需要继续推进经济发展,为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正义提供物质条件;需要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以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需要及时释放改革红利,统筹协调各个方面利益关系,深化收入分配机制改革,让人民均等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以此让人民群众更加亲近和认同中国梦。
高举先进文化旗帜。实现中国梦,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因此,构筑中国梦的文化基础,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为中国梦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道德支撑;实施精品战略,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发展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良好文化条件。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梦,是人民幸福的梦。只有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支持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尤其要关心困难群体,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成为美好现实。
(执笔:肖贵新、游炎灿、刘庆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