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强调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今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从实践层面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减速趋势,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非常突出,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每一项任务都很艰巨,也都离不开深化改革。例如,要健康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涉及到一系列深层次利益关系调整和体制机制障碍,没有改革开路,没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体系等制度创新,很难有序释放城镇化内需潜力。
释放改革红利不仅是发展的需要,也存在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李克强总理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
从政府层面来看,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机制改革还有很大潜力。“改革红利”的第一层含义指出,创造改革红利的前提是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创新,就是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实际上是减少和放松管制,不断向企业、社会和个人放权,增强发展的自主性。一定意义上讲,我国的改革红利就是放权放出来的,就是政府职能转变转出来的。目前,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仍然较多,行政性审批方式在资源配置方面还占据很高地位,行政性垄断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服务型政府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因此,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潜力很大,应当成为我国未来改革攻坚战的中心环节和着力点。
从市场层面来看,要素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还有巨大的潜力。“改革红利”的第二层含义指出,创造改革红利依赖于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支撑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最重要的信号,而我国的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还不能真实完全地反映资源价值,还不能充分发挥对经济行为、利益关系、经济活力、经济结构的积极调节引导作用,还不能为释放改革红利提高强有力的支撑。受到改革滞后影响,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还存在很大障碍,没有得到最优化配置。通过价格改革和破除垄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还有很大的潜力,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
从社会层面来看,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红利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红利”的第三层含义指出,创造改革红利必须公平公正地分配改革红利,这是改革三十多年后利益关系变化的要求,是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的保障。事实上,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红利,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始终是我国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说我国前30年的改革,主要是广大人民创造改革红利的话,那么,未来三十年应当是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红利的时代。
|